第12章 正义的阶梯(1 / 2)

青岩镇政务服务中心三楼的多功能厅被临时改造成巡回法庭,县人民法院的国徽在蓝色幕布上反射着晨光。陈凡坐在旁听席第一排,看着书记员调试远程作证系统,被告席上的王德发侄子不停擦拭金丝眼镜,这个动作与他父亲在矿难赔偿调解会上的表现如出一辙。

审判长敲响法槌时,挂在墙角的应急照明灯突然闪烁。陈凡注意到王德发的辩护律师团队共有五人,其中三人胸前的徽章显示他们来自市律师协会建筑专业委员会——这个细节让他想起吴教授提供的建材行业法律顾问名录。

公诉人出示的第一组证据是镇卫生院墙体样本,当物证员搬出密封箱时,陈凡看见证物标签上的编号与五叔公三天前提供的矿渣样本形成连续序列。辩护律师要求重新鉴定的申请被驳回,审判长援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八十七条时,旁听席后排的快门声暴露出县融媒体中心的暗访记者。

关键证人李婷通过视频连线出镜,她背后的省立医院病房窗台上,摆着盆蔫头耷脑的绿萝——这株植物正是从镇卫生院放射科移植的。当公诉人询问职业暴露史时,李婷出示的手机照片显示,三年前她带队采访德发建材时,厂区安全员发放的防护口罩生产日期早已过期五年。

五叔公拄着拐杖走进法庭时,书记员特意调低空调风速。老人从帆布包里掏出的牛皮纸袋上,\"青岩镇建设局\"的红色抬头已然褪色,内装的1998年矿洞支护验收报告里,夹着张泛黄的施工安全责任书,乙方签字栏的指纹与王德发企业档案中的法人代表指纹重合度达99.2%。

质证环节出现戏剧性转折。辩护方提供的环评报告原本显示达标,但当公诉人用紫外灯照射时,纸张边缘浮现出市环境监测站的原始数据水印。司法鉴定专家当庭指出,这份报告正文与附件纸张的生产批次相差两年,而德发建材的打印机碳粉成分与篡改部位完全匹配。

休庭期间,陈凡在洗手间撞见王德发的司机正往公文包塞牛皮纸袋。他假装洗手时用手机连拍,照片经技术科处理后显示,纸袋封口的火漆印与镇财政所专项补贴发放记录上的印章纹路一致。这份证据在下午庭审中成为锁定保护伞的关键。

吴教授的专家辅助人席位被安排在审判台左侧,他带来的建材放射性检测仪当庭发出警报。当审判长要求复检时,仪器显示屏上的峰值曲线与镇卫生院患者住院记录形成镜像对称,旁听席上的镇卫生院护士长突然举手要求补充说明护理记录。

被告律师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动议被驳回后,其助理在走廊拨打的电话被法院监控捕获。基站定位显示接听方是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办公室,这个号码曾出现在德发建材的年报审计联络人名单中。

最终陈述阶段,公诉人身后的大屏幕同步播放无人机拍摄的石材厂拆除画面。当挖掘机铲起地下掩埋的医疗废物时,直播画面突然切入县档案馆——工作人员正在拆封1998年矿难调查的原始卷宗,泛黄封条上\"青岩镇人民政府\"的字样在镜头前纤毫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