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暗潮涌动(1 / 2)

青岩乡中心小学的操场临时搭建起三十顶救灾帐篷,褪色的蓝白篷布在秋风中猎猎作响。陈凡蹲在帐篷区边缘,指尖摩挲着救济粮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2023年8月的钢印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这比县里公示的救灾粮采购日期足足早了四个月。远处传来妇女的哭喊声,他抬头看见五六个村民围在物资发放点,扯着半袋结块的大米和乡文书争执。

“陈干事您评评理!”瘸腿的老王头拽住他袖口,豁了口的搪瓷缸里米粒夹杂着黑色杂质,“这米淘三遍水还是浑的,我家小孙子喝了粥上吐下泻!”

陈凡摸出工作手册核对救济粮调拨单,县粮储公司的公章旁标注着“2023年新米”。他弯腰抓起把散落的米粒,指腹搓开表面白霜露出暗黄米芯,鼻腔里钻进淡淡的霉味。物资帐篷里突然传出纸箱倒塌的闷响,两个穿迷彩服的小伙正手忙脚乱地遮盖印有“2019年临储粮”字样的麻袋。

乡政府会议室的投影仪在墙上投出救灾物资台账,民政所长老周的激光笔在“帐篷300顶”的数据上打转:“这是县应急局统一配发的数量,各村签收单都齐全......”

“可实际到场的只有260顶。”李婷突然插话,她手边的登记册用红笔勾出差异项,“西沟村领了30顶,但现场只搭建了22顶。”

陈凡的钢笔尖在笔记本上洇出墨团。他想起三天前夜巡时撞见的场景:两辆未挂牌的货车从中学后门驶出,篷布下露出的钢管支架与救灾帐篷的型号完全一致。

暴雨冲垮的堤坝修复工地上,二十台挖掘机正在河道里轰鸣作业。陈凡的雨靴陷在泥浆里,手中的工程质量验收单被风吹得哗啦作响。监理单位签字栏里“赵长河”三个字龙飞凤舞,和红旗水库验收报告上的笔迹如出一辙。

“陈干事小心!”工程队长老张拽着他后退两步,刚刚清理的滑坡体突然滚落几块山石,裸露的断面露出蜂窝状的混凝土——这本该是加固堤坝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县电视台的采访车扬起尘土驶来,女记者的话筒几乎戳到陈凡脸上:“群众反映救灾帐篷被倒卖,乡政府是否存在监管失职?”

镜头转向处,七十岁的周大爷正在临时安置点外搭塑料棚,捡来的广告布在风里扑棱作响。陈凡摸出手机打开相册,防汛演练时储备库里的崭新帐篷此刻变成画面里破旧的蓝布篷,编号漆却都是同样的“青防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