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岩镇便民服务中心的电子屏正滚动着春耕气象预警,陈凡盯着屏幕上的暴雨橙色预警,食指无意识敲打着办公桌上那摞《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安全排查台账》。玻璃门外传来胶鞋踩水的声响,水利站长老周裹挟着雨腥气闯进来:\"陈镇,九曲溪拦水坝出现管涌!\"
暴雨中的吉普车在盘山路上颠簸,陈凡紧抓着车门把手,雨水在挡风玻璃上汇成溪流。副驾驶的老周扯着嗓子汇报:\"去年冬修时加固的坝体,这次雨量超出五十年一遇标准......\"车载电台突然传出电流杂音:\"报告指挥部!下河村河道水位已超警戒线30公分!\"
当车灯刺破雨幕照见拦水坝时,陈凡的衬衫早已被冷汗浸透。五米高的混凝土坝体上,三处碗口粗的管涌正喷吐浑黄泥浆,浪头拍打着坝基裸露的钢筋。十几个村民正在往麻袋里装沙石,村支书老吴的雨衣帽檐滴着水线:\"陈镇,我们组织了三十人抢险队......\"
\"立即停止人工抢险!\"陈凡厉声喝止,掏出手机连续拨号:\"水利局吗?我是青岩镇陈凡,申请启动三级应急响应......派出所请马上封锁下游桥梁......供电所请切断危险区域电路......\"
三小时后,县水利局专家组乘坐的越野车冲破雨帘。高级工程师赵明远跳下车就举起激光测距仪:\"坝体位移已经达到7厘米!\"他的助手在平板电脑上调出三维模型:\"根据渗流分析,必须采用黏土斜墙防渗......\"
陈凡在临时指挥部帐篷里摊开工程图纸,手电筒光柱扫过密密麻麻的等高线:\"赵工,如果用镇储备库的防汛编织袋......\"老周突然插话:\"但库存只有五万条,缺口至少两万!\"
帐篷外忽然传来卡车轰鸣,三十辆农用三轮车列队停在泥泞中。养鸡大户王德海跳下车厢:\"陈镇!听说防汛袋不够,大伙把饲料袋都腾出来了!\"他身后,村民们正将印着\"正大饲料\"字样的编织袋成捆卸车。
凌晨三点,发电机轰鸣声中,挖掘机开始构筑临时围堰。陈凡举着对讲机协调各方:\"运输组注意,黏土车优先走二号路线......医疗组做好防寒物资准备......\"他的皮鞋早已裹满泥浆,却浑然不觉地站在监测仪前记录数据。
次日正午,暴雨渐歇。满身泥水的陈凡靠在沙袋堆旁啃冷馒头时,赵工递来检测报告:\"渗透系数降到10??cm\/s,达标了!\"下游村庄传来消息——洪峰安全通过,三百亩秧田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