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故垒(1 / 2)

立秋后的第一场山雨浇透了青岩镇的古驿道,陈凡踩着湿滑的青石板,指尖抚过明代烽火台斑驳的墙砖。无人机在头顶盘旋,测绘仪器的红光扫过残缺的垛口,在镇文旅局的规划图上投下一道刺眼的红线——省道改扩建工程将削去烽火台南侧三米基座。

\"陈主任,省考古所的人被村民拦在村口了!\"文化站长老周举着伞追来,公文包里的《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被雨水浸湿卷边,\"他们说要动祖宗的根基,就从身上碾过去......\"

陈凡瞥了眼手表,距离省交通厅现场协调会还剩两小时。他抄近路穿过晒谷场,运动鞋陷进泥泞的稻茬地,裤脚沾满褐色的泥浆。烽火台前的景象让他太阳穴突突直跳:十几个老汉盘腿坐在挖掘机履带前,泛黄的族谱摊在油布上,朱砂圈出的\"龙脉走向\"正与施工图纸上的虚线重合。

\"工程环评报告里明确标注了文物避让范围。\"陈凡抖开省文物局的批复文件,红色公章在雨水中愈发鲜艳,\"新省道距离烽火台本体足有十五米,符合《古建筑保护规范》最低要求。\"

赵大奎举着手机录像,镜头故意对准墙根裂缝:\"这破石头堆着能当饭吃?可你们动土震坏了老祠堂的房梁咋办?\"他身后,王氏宗祠的燕尾脊果然缺了半截瓦当。

\"根据《物权法》第九十二条,施工方必须对相邻建筑物做安全评估。\"陈凡调出手机里的监测数据,\"上周爆破试验的震动波峰值只有0.12厘米\/秒,远低于危房标准。\"他突然放大祠堂梁架的蛀蚀特写,\"倒是白蚁防治再不搞,雨季结束前屋顶怕是要塌。\"

围观人群出现骚动,几个穿对襟褂的老人凑近屏幕指指点点。陈凡趁机拨通省古建所的视讯:\"李教授,麻烦您给乡亲们讲讲祠堂修缮方案......\"镜头适时扫过3d复原图,鎏金斗拱在虚拟光影中重现辉煌。

协调会在镇中学礼堂举行,陈凡调试同声传译设备时,瞥见交通厅代表与王氏宗亲会长在角落密谈。当投影仪映出\"优化线位节省预算1200万\"的ppt时,他忽然举手:\"建议启动不可移动文物影响补充评估,依据是《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

会场陡然寂静,交通厅总工的铅笔啪地折断。陈凡不紧不慢点开政务平台:\"省文物局三天前刚批复了我们的补充申请,评估费用由县财政专项资金覆盖。\"他特意亮出电子批文上的时间戳——正好卡在协调会召开前48小时。

深夜的镇政府档案室,陈凡借着手电筒的光核对清代地契。当\"官道南移三丈五尺\"的毛笔字映入眼帘时,他抓起相机连拍二十张特写。这些模糊的墨迹将成为明天谈判桌上最锋利的匕首——证明现行省道路线竟与光绪年间的改道方案惊人相似。

二次协调会因突发事故中断。陈凡陪同考察隧道施工点时,山顶滚落的巨石砸毁了文物监测点。他扒开碎石堆,从变形仪器里抠出数据卡:\"这是连续三个月的震动监测记录,峰值出现在上周五下午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