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地脉迷踪(1 / 2)

青藏高原的寒风裹着雪粒扑打在车窗上,陈凡裹紧军大衣,盯着手中那份泛黄的《西部大开发十年规划》。泛着油墨味的文件上,一条用红笔圈出的输油管道预设路线,恰好穿过旅游集团十年前竞标的戈壁地块。车内导航仪的电子地图上,那个坐标点闪烁着刺眼的红点,与国安局提供的喀山实验室数据高度重合。

“陈镇,前面就是七道梁!”司机老赵猛打方向盘,越野车在结冰的盘山路上甩出一道弧线。陈凡的望远镜里,三辆印着“西部地质勘探”字样的工程车正停在输油管道预设线路上,钻机的轰鸣声震得岩壁上的积雪簌簌坠落。

“停车!”陈凡跳下车,靴子踩进半尺深的雪窝。他掏出手机对准工程车上的LoGo——那枚鹰形标志与跨国集团的商标如出一辙。便携式辐射检测仪突然发出蜂鸣,表盘上的数值跳到了0.45μSv\/h。

青海省国土资源厅的会议室里,暖气片滋滋作响。陈凡将加密U盘插入投影仪,喀山实验室的卫星热力图像铺满幕布:“他们在模拟青藏高原的地壳应力分布,试图通过人工地震波寻找地幔热流通道!”

“这是国家级地质机密!”戴着厚镜片的地质专家拍案而起,“如果境外势力掌握青藏铁路沿线的地壳薄弱点,后果不堪设想!”

陈凡展开旅游集团十年前的竞标文件:“他们以修建物流园的名义,在输油管道预设线路上圈了三千亩地,实际却在偷偷进行深层地质钻探。”他调出政务云平台的数据,“钻探许可证是县国土局违规签发的,钻探深度标注为50米,实际达到了1200米!”

会议桌突然震动,茶水在杯子里荡出涟漪。省地震局的监测员冲进来:“七道梁监测到3.8级地颤,震源深度八公里,与旅游集团的钻探坐标完全一致!”

七道梁村的牧民帐篷里,牛粪火盆驱不散刺骨寒意。陈凡的哈气在平板电脑上凝成白雾,屏幕上显示着旅游集团十年的资金流水:“他们在七道梁注册了七家空壳公司,专门用于接收境外汇款。”

老支书用藏刀挑开牦牛肉干:“三年前就有勘探队来过,说是找温泉,结果在神山脚下打了十几个窟窿!”他颤巍巍地翻开经书夹页,抽出一张泛黄的施工图——某条虚线标注的钻孔轨迹,与跨国集团的设备参数误差不超过五米。

帐篷外突然传来引擎轰鸣,三辆越野车碾碎冰碴停在空地上。国土执法大队的队长掀开帘子:“陈副镇长,旅游集团的钻探手续齐全,你们无权干涉正常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