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暗流涌动(1 / 2)

潜水灯刺破深潭的黑暗,陈凡攥着防水手电趴在橡皮艇边缘。水面上突然冒出串气泡,两名潜水员托着锈蚀的铁箱浮出水面,箱体撞击船帮的闷响惊飞了岸边栖息的夜鹭。

\"七具骸骨,工号牌都在。\"法医老郑戴着橡胶手套清点遗物,镊子夹起张泡烂的工作证,\"王建军,三号矿洞爆破组组长......\"他的声音突然顿住,照片上年轻人的眉眼与白天抢救的李奶奶遗照里的儿子惊人相似。

陈凡的指尖擦过工号牌上的钢印,突然发现数字排列规律:\"这些工号都是连号,当年矿难通报的死亡名单上根本没有这些人!\"他的登山鞋碾碎岸边潮湿的枯枝,卫星电话的绿灯在暮色中闪烁,省纪委方组长的号码始终无人接听。

安置点的探照灯次第亮起,陈凡掀开临时指挥部的彩条布,迎面撞见三名穿深灰夹克的男人正在翻阅他的工作日志。为首的国字脸亮出证件:\"省监委第九审查调查室,需要调取你办公室的所有文件。\"

\"电脑密码是青岩镇建镇日期。\"陈凡扯开领口透气,锁骨处的绷带渗出血迹,\"保险柜第二层有701矿改制期间的信访材料复印件。\"他的余光瞥见调查员手中的密封袋,里面正是从貂皮大衣里找到的保密协议——甲方落款处\"星海生物\"的logo被红笔重重圈起。

深夜的镇政府大楼只剩三楼亮着灯,陈凡配合调查组整理资料时,窗外闪过车灯。扶贫办小王气喘吁吁冲进来:\"陈镇,李奶奶带着十几个村民把三号矿洞围了,说要给儿子招魂!\"

陈凡抓起外套就往楼下跑,吉普车在坑洼路上颠簸。车灯照亮矿洞口时,他看见李奶奶跪在泥水里烧纸钱,火星随风飘向警戒线内的辐射警示牌。派出所长老赵正扯着嗓子喊话,几个后生举着铁锹要往洞里冲。

\"让我进去!\"李奶奶的孝衣沾满泥浆,\"我儿托梦说冷啊......\"她的哭喊被雷声吞没,陈凡夺过扩音器爬上警车顶:\"乡亲们!王建军的工号牌找到了!\"他从怀里掏出密封袋,\"省里的专家正在做dNA比对,天亮前肯定给大家交代!\"

人群的骚动稍稍平息,陈凡跳下车时踩到碎石踉跄两步。老赵扶住他低声说:\"县里刚来电话,说省台记者在路上了,这事......\"

\"如实汇报!\"陈凡抹了把脸上的雨水,\"让民政办准备临时灵堂,把七个工号牌都供上。\"他的手机在裤袋震动,县府办发来通知:省委组织部调研组明日抵达青岩镇。

次日清晨,陈凡在安置点检查防疫工作时,看见穿冲锋衣的记者正在采访受灾群众。扛摄像机的小伙子突然转身,镜头差点撞上他手中的消杀喷壶。女记者递过话筒:\"陈镇长,听说您擅自调用战备物资引发争议?\"

\"根据《防洪法》第45条,紧急避险时......\"陈凡的应答被身后爆发的争吵打断。两个村民为争抢帐篷扭打起来,他冲上去分开两人时,口罩被扯落在地。

\"都别动!\"陈凡的厉喝镇住场面,\"老张家三代六口人,分到西区3号帐篷;老李家四口,今天中午前搬进板房过渡。\"他捡起被踩变形的眼镜,\"物资登记表在我办公室墙上贴着,现在就去查!\"

记者镜头追着他走进指挥部,拍下满墙的灾情分布图和用红蓝磁钉标记的安置进度。陈凡抓起凉透的包子咬了口,指着卫星云图对水利局专家说:\"今天必须疏通二号导流渠,否则新降雨会让辐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