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智慧田亩上的暗流(1 / 2)

河湾镇农业服务中心的电子屏闪烁着实时墒情数据,陈凡的手指在触摸屏上划出个半圆,红色预警区域恰好覆盖了三个行政村的交界处。农技员小王抱着文件夹冲进来时,带翻了窗台上的多肉盆栽:\"陈书记,智慧农业基地的虫情监测数据有异常!\"他展开的对比图上,邻省基地的棉铃虫爆发曲线与河湾镇三年前的记录完全重合,连波峰间隔都精确到四十八小时。

陈凡的保温杯在桌面上震出细密水纹,杯底倒影里晃动着省农科院刚发来的鉴定报告——那些从密室服务器恢复的所谓\"实验数据\",实则是篡改了时间戳的历史档案。窗外传来无人植保机的轰鸣,他忽然注意到飞控系统显示屏的角落闪过串代码,与王立民电脑回收站里删除的调试日志如出一辙。

\"立即停止示范园的无人机喷洒作业!\"陈凡抓起对讲机冲下楼,胶鞋踩在刚施过肥的田埂上打滑。技术员老杨正在拆卸故障传感器,镊子尖夹着块芝麻大的芯片:\"这是渔船北斗定位模块,根本不是农业物联网设备。\"他的万用表测出异常电流波动,与上个月码头渔船相撞事故中的黑匣子记录完全匹配。

镇政府小会议室的投影仪发出轻微的电流声,陈凡将加密U盘插入电脑时,注意到USb接口有近期频繁插拔的磨损痕迹。\"这是智慧农业项目的真实成本核算。\"他的激光笔红点停在某行加粗数字上,\"每台虫情测报仪的采购价是市场价的三倍,差价刚好能覆盖服务器密室的建造费用。\"

财政所长老周突然剧烈咳嗽,保温杯里的胖大海在震荡中裂开细纹。陈凡的余光瞥见他袖口沾着点银灰色粉末——实验室报告显示,这正是密室服务器冷却剂的主要成分。会议室的门被敲响,党政办小张送来份加急文件,邻省纪委监委的协查函上盖着鲜红印章,要求调取三年前示范园项目招标的原始标书。

\"招标档案室上周刚做过防潮处理。\"档案员老吴递上登记簿时,手指在某个借阅记录上停留太久。陈凡注意到那个日期正是暴雨导致管廊塌方的前一天,借阅人签名栏的笔迹虽模仿得惟妙惟肖,但\"吴\"字最后一竖的颤抖与王立民的签字习惯完全一致。

暴雨季的傍晚,陈凡带着省厅专家团巡查高标准农田。水土保持专家老赵的检测仪突然报警,显示某块田的氮磷含量超标二十倍。\"这不是普通化肥。\"他挖起把泥土在指尖捻开,\"含有船舶压载水处理剂的特有成分。\"陈凡的雨靴陷入田埂时,鞋底带出的碎玻璃片在夕阳下折射出七彩光——与密室发现的试剂瓶残渣材质相同。

更令人不安的是,当无人机重新测绘灌溉渠时,发现三条支渠的走向构成个等边三角形,顶点正对着地下管廊的密室位置。水利站长的施工图纸上,这个区域的管道埋深标注为1.2米,但金属探测仪显示实际深度达到3.5米。\"多出来的空间足够铺设专用电缆。\"电力公司技术员摘下安全帽,露出被汗浸湿的头发,\"截获的异常耗电数据,就是从这个坐标点开始的。\"

夜幕降临时,陈凡在田埂边拦住送餐的食堂老李:\"上个月王镇长加班餐的打包盒,用的是哪家供应商?\"他的手机闪光灯照亮老李瞬间苍白的脸,那个印着海鲜酒楼logo的餐盒底部,残留的油渍检测出船用柴油添加剂成分——与密室通风管道采集的样本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