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砥柱中流(2 / 2)

组织部的中年人突然夺过扩音器,用方言吼了句什么。船工们像被按下暂停键,片刻后纷纷调转船头。陈凡惊讶地转头,听见带着水乡口音的普通话:\"我老家也是打渔的,知道他们怕什么——就说电网公司来测漏电了。\"

凌晨三点,指挥部弥漫着方便面的味道。陈凡在等水质检测报告的间隙,瞥见组织部的人正在翻看他批改过的汛期值班表。每页边角都写着巡查要点,某页还画着闸门结构简笔画。

\"陈副书记,聊聊九里墩溃堤的处置。\"黑脸干部突然开口,\"当时你坚持用吨袋压浸,有人说这是土办法。\"

\"吨袋装的是防汛专用膨胀土,配合土工膜形成防渗体。\"陈凡点开手机里的施工视频,\"比纯用沙袋节省40%时间,后来省防指发了技术简报......\"

他的解释被突然闯进的村民打断。穿胶皮裤的老汉拎着两条翻肚的鲢鱼:\"陈书记!我家鱼塘突然冒白沫,您给看看!\"

陈凡戴上手套掰开鱼鳃,嗅了嗅转头问环保局的人:\"测过硫化物指标吗?\"又对老汉说,\"老哥先把增氧机打开,我让人送生石灰过去。\"

组织部干部在本子上快速记录,忽然问:\"这些事可以交给下面人办,你亲力亲为不累?\"

\"去年培训过三十个村级防汛员,但特种设备操作要持证上岗。\"陈凡指着窗外时隐时现的闪电,\"就像现在闸门开度到70%,必须我签字授权。\"

天亮时分,陈凡在临时安置点查看物资发放。组织部的人混在队伍里,听见抱孩子的妇女嘀咕:\"小陈书记眼睛都是血丝,该不会又三天没睡吧?\"

穿迷彩服的小伙子插话:\"前天夜里他还帮我修过抽水泵,那手艺比维修站的都强!\"

黑脸干部忽然问排队的老汉:\"要是陈书记调走了咋办?\"

\"走?\"老汉瞪大眼睛,\"他答应等汛期结束就给咱修灌溉渠,图纸都贴村委三个月了!\"

陈凡此时正在帐篷里接电话:\"张局,您说混凝土样本氯离子超标?我马上让质检所重新......\"他忽然摇晃着扶住桌角,手里半块压缩饼干掉在地上。

组织部干部快步上前扶住他,摸到衬衫下滚烫的体温。\"没事,低血糖。\"陈凡想去掏口袋里的巧克力,却摸出个浸透的笔记本,\"这是各村危房排查记录,能不能帮忙烘干......\"

暴雨在第七天傍晚奇迹般停歇,陈凡在闸桥上验收刚更换的传感器。组织部的人望着他指导技术员校准设备的背影,忽然说:\"陈副书记,明天上午九点,镇党委会议室。\"

民主测评表发下来时,陈凡注意到\"缺点\"栏已经预先打印着\"有时工作方式较急\"。他苦笑着划掉这行,改成\"对专业技术细节过于执着\"。

谈话环节持续到日暮,当黑脸干部最后问\"如何看待个人得失\"时,陈凡推开窗户,指着暮色中重新亮起灯火的安置点:\"去年这里淹掉三百亩大棚,今年虽然雨量大三成,但群众凌晨两点还能在帐篷里刷手机——这就是我全部的得失。\"

夜幕降临时,陈凡独自在办公室整理防汛日志。组织部留下的档案袋静静躺在桌上,封口处黏着根不起眼的草茎——是他在堤坝摔倒时沾在裤腿的苍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