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漩涡(1 / 2)

省环保督察组的黑色奥迪还没驶出镇政府大门,三辆考斯特中巴车已经碾过青林桥的减速带。陈凡站在办公楼前整理衬衫领口,望见头车挡风玻璃后闪过省电视台的台标,摄像机的长焦镜头正扫过河岸边未清理的活性炭滤网。

\"陈书记,这是视察路线图。\"办公室主任老李递来文件夹时,手指在\"鑫隆老厂区遗址\"的标注处多停留了半秒。陈凡注意到路线图上新贴的便签纸,打印着\"特别增加参观点:汞污染生物治理示范工程\"。

唐明德的白大褂出现在走廊拐角,他怀里抱着的菌种培养箱还在冒冷气:\"省农科院的专家非要看原始菌株......\"话音未落,楼梯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张树根的母亲攥着ct片子冲过来:\"陈书记,娃儿身上的银斑又扩散了!\"

陈凡的钢笔尖在路线图上戳出个小洞。他摸到白大褂口袋里冰凉的取样瓶,突然想起什么:\"把树根的血液样本和菌种做交叉实验。\"玻璃瓶相碰的脆响中,唐明德的眼睛突然睁大:\"您是说......\"

七点三十分,视察车队在镇政府前坪卷起尘土。陈凡看见第三辆考斯特下来个穿藏蓝夹克的身影,省报摄影记者们的镜头齐刷刷转向那人——是分管环保的副省长郑永明。他的皮鞋踏过水泥地时,陈凡注意到对方腰间玉佩的轮廓。

\"小陈书记年轻有为啊。\"郑永明握手时力道很重,虎口处的老茧蹭过陈凡指节。陈凡的余光瞥见玉佩上的\"永\"字,与矿洞里发现的残片如出一辙。随行人员中突然有人咳嗽,是省环保厅督察组长在低头整理胸牌。

视察首站选在镇卫生院。隔离病房的玻璃窗被擦得锃亮,张树根手臂上的银斑在无影灯下泛着冷光。郑永明俯身查看监护仪时,白大褂口袋里滑出支金色钢笔,笔帽上的莲花纹让陈凡瞳孔微缩——与鑫隆化工账本上的水印完全相同。

\"这是我省首例成功施救的超标汞中毒病例。\"随行的省疾控专家对着镜头侃侃而谈,却没发现郑永明的秘书正在悄悄拍摄病历档案。陈凡给护士长使了个眼色,监控室的硬盘突然发出异常嗡鸣。

车队转往青林河畔时,陈凡特意与郑永明同乘。考斯特驶过鑫隆仓库旧址,他看见副省长的拇指无意识地摩挲玉佩:\"当年这里可是明星企业......\"话音未落,车身突然颠簸,陈凡的手机滑落座椅缝隙,亮起的屏幕上是张树根最新的血液检测报告——汞含量归零,但白细胞指数异常飙升。

生物治理示范区的展板前,唐明德的白大褂被河风吹得鼓起。他演示菌种投放时,特意将培养箱转向省台摄像机:\"这种St-109菌株不仅能降解汞污染,还可以......\"郑永明突然打断:\"听说你们擅自使用了基因编辑技术?\"

\"这是纯天然菌种。\"陈凡示意工作人员搬来泛黄的档案盒,\"1998年抗洪时取的土样,省微生物研究所的封存记录都在这里。\"他的手指划过档案袋编号,突然发现某处装订孔有重新穿线的痕迹。

正午的阳光下,活性炭过滤池泛着金属光泽。郑永明弯腰查看出水口时,陈凡注意到他的后颈处有块指甲盖大小的银色斑痕。随行记者突然惊呼,航拍画面显示河道下游泛起诡异的七彩油膜。

\"是光干涉现象。\"唐明德往水里扔了块石头,涟漪荡开时油膜消散,\"菌群代谢产生的生物膜。\"他的皮鞋尖却悄悄踢开块碎石,露出下面未清理的氰化汞铁桶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