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在蒙蒙亮,林父就套好了马车,把昨天晚上压上石头的豆干打开。
拿到案板上全部切成四方块,称好两百斤的重量后在朝盆里放了两块,把装豆干的盆放上驴车,林父准备一下就要去县里酒楼送货。
“阿爹时间还早,路上慢点没事,这是三十文钱你装好,在县里买点早饭吃。”
“不用闺女,我装了两个馒头,你阿娘还给了我十个铜板,在县里要碗汤泡馒头就行,”林父还拍拍自己腰带里的荷包。
哎,这个爹真是的,平时给他再多的铜板,在自己身上装不了两天,准得被媳妇给掏去。
林雨荷也不管他拿出一个小荷包,放到驴车的车厢里,“阿爹,别吃凉馒头了,买点自己喜欢吃的,吃点热乎的,钱给你放进去了。”
“哎,知道了,家里有啥活不用你伸手,回来阿爹干,”林父赶着车走了。
林父走后,门口约定今天来拿豆干的人也陆续过来,古家爷孙两个来的是最早,“古早哥,来家吃点热乎的在去,现在还早着呢!”
这孩子跟他阿爷一个样,话少就知道干活,“不用了雨荷你家忙,阿奶给我们烧热汤了,吃的饱饱的,还拍了一下肚子。”
“那行,古早哥,我今天给你装二十斤,你记住了卖八文钱一斤,不能多也不能少。”
“知道了雨荷,我跟我阿爷一起去,”林雨荷伸头看了一眼,古家老头正蹲在她家篱笆院子边呢!
古老头老实了一辈子话又不多,平时你不和他说话,待一天他都能不吱一声,看他朝边上一蹲,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蹲那拉屎的呢!
林小叔称重量,林阿爷收铜板,林雨荷负责记账,村里约定的人家已经自觉的排起了队。
“别挤,大家都别挤都有,今天你们来的有点早了,”林雨荷看他们都要先买就拦了一句,今天的豆干她是算好了豆子的重量,误差不会很大。
“雨荷丫头,也不知道好不好卖,早去会能占个好位置,能多卖一点,”这人说的也有道理。
陈婆子今天来的有些晚,排在后面,她家跟古家都在一个集市上卖豆干,就是一条街一人把着一头。
她看古家的都已经称好要走了,赶忙喊了一嗓子,“古早,你等一下陈阿奶,咱两家在一个集市,咱们两家一起走,还能做个伴。”
陈婆子带着她儿媳小陈氏,古家这边一个半大的小子和一个古老头,本来不太想跟陈家两个妇人一起走,担心别人看到说闲话,陈婆子这一喊还不太好拒绝。
还在院里的林阿奶听见陈婆子的声音,站在院子里就说,“陈婆子你收一点,敢打坏主意小心我老婆子撕你。”
“玉兰嫂子,你胡说啥呢?我就是看天还黑蒙蒙的,我们两个妇人走这一路有点发怵。”
原本想走的古家爷孙两个听她这一说,也就愿意等她们婆媳两个一起,大不了一前一后相差个二十米,谁也说不了啥。
林雨荷看着院里的林阿奶,在看看院外的古老头和陈婆子,差点没笑出来,她敢打保票,陈婆子看不上古老头,就是她们一起走也不会出事。
今天过来拿豆干的人都已经走了,村长媳妇才急急忙忙的过来。
村长媳妇要带着儿子去县里卖豆干,一看林家门口拿豆干的人都走了,就有些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