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苍梧夜啼录
黄帝伐蚩尤的第三年,有鸟九首,夜栖苍梧之野。其鸣如婴儿泣,闻者皆癫狂。巫咸奉帝命卜龟,裂纹似蛇盘北斗,遂命史官仓颉造\"鸱\"字,告万民曰:\"此乃战神刑天坐骑,啄食蚩尤残魂。\"民惧稍解,却不知那九头怪鸟实为战死者的怨气所凝。
《山海经·大荒北经》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天柜,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曰九凤。\"先民将未知恐惧化作神话图腾,恰似《论衡·言毒篇》所言:\"天地之间,毒气流行,人辄疾疫。\"但黄帝更知,比疫毒更可怕的是人心惶惑。
二、异兽铸心盾
这场上古时代的信息战,暗藏《周易》\"圣人以神道设教\"的智慧。
第一重:恐惧具象化。面对不周山崩塌引发的洪水,共工部族散播\"相柳九头食人\"的谣言。大禹反其道行之,将相柳刻画为\"镇水神兽\",命人铸造九首蛇纹青铜鼎,谣传\"见此鼎者不溺\"。
第二重:灾异合理化。商汤七年大旱,伊尹令巫祝在龟甲刻\"旱魃作祟\",并编《焚魃舞》。百姓深信烈日中有女魃赤足而行,反倒激发出\"人定胜天\"的抗争心。
第三重:未知神圣化。周穆王西征见昆仑雪崩,随行史官立刻宣称:\"此乃陆吾神兽巡山!\"《穆天子传》记载的\"虎身九尾\"神兽,实为雪豹在危崖跳跃的残影。
最妙的是楚地先民应对瘟疫之法。他们将病死者归咎于\"山魈窃魂\",在《楚辞·招魂》中详述\"土伯九约\"的恐怖形象,却悄悄推广焚烧尸骨、石灰撒屋的防疫措施。《山海经》里\"见则大疫\"的絜钩鸟,实为戴胜鸟误食腐尸的变形传说。
三、巫言藏真知
《山海经》南山经首列\"招摇之山\",山中有兽\"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这实为上古医者的防疫寓言——\"白耳\"警示麻风患者,\"伏行\"暗指隔离之法。先民将医学知识加密成异兽图谱,既防知识垄断,又阻谣言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