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士人犯下三忌:
1. 道德锋芒过露:李膺\"天下模楷\"之称反成催命符
2. 舆论阵地失控:太学生议政授人以\"结党\"口实
3. 实力根基虚浮:陈蕃欲除宦官却无兵权倚仗
观此当悟:
除奸须备\"双刃剑\":如阳球既掌司隶校尉印,又握北军虎符
舆论当设\"护城河\":效法郑玄注经不入仕,保学术清誉
进退要有\"双全法\":学黄琼\"峣峣者易折\",外圆内方
破局要诀
范晔在《后汉书》中暗藏机锋:党人虽败,其精神不灭。破替罪困局当如荀爽《申鉴》所言:\"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1. 暗度陈仓术:似蔡邕校书东观,借修史培植门生
2. 金蝉脱壳计:如申屠蟠隐居治《易》,避祸山林
3. 移花接木法:效法许劭月旦评,掌握话语权柄
最耐人寻味者,当属张俭逃亡途中\"望门投止\"的传奇。百姓甘冒灭族之险藏匿要犯,实因\"党人\"二字已成民心向背的符咒。这正应了《盐铁论》那句:\"公卿尸位,而庶民议政。\"当清流鲜血染红竹简时,替罪羊的悲鸣已在史册化作惊雷。
刑场血未干,太学废墟中已有新苗破土。少年郑玄拾起半焦的《毛诗》残卷,在月光下轻声吟诵:\"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二十年后,这位大儒注经百万言,将党人风骨化入字句之间。而那些曾耀武扬威的宦官,终化作《后汉书·宦者列传》中几行墨迹,供后人唾骂千年。
正如仲长统《昌言》所叹:\"存亡以之迭代,政乱从此周复。\"替罪羊的血肉或许会腐朽,但其中蕴藏的正义精魂,终究会穿透历史的阴霾,照亮后来者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