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宫书房内,李承乾背靠在太师椅上,右手手指不自觉地轻轻敲击着桌面。
刚刚接收完记忆,他呆愣了片刻,很快便回过神来。
他暗自思忖,没想到另一个“李承乾”又犯病了,闹出了点事,不过仔细想来,做的那些事倒也挺解气。
在他看来,这不过是提前与五姓七望公然对上罢了,并非什么天大的事儿。
这一番经历反而让李承乾打开了思路,心中暗道:
以后若有需要冲锋陷阵的棘手事儿,就让身处现代的那个“李承乾”来大唐走一遭。
反正有李世民兜底善后,自己在背后瞧着便是。
毕竟自己可是来自现代的文明人,成长在新时代红旗下的大好青年。
“别人或许会为此烦恼,可我就想轻松自在些。
无论活成什么模样,总有人会说三道四。
只要不去关注任何人的动态,不去揣测任何人的想法,不去设想那些没有发生的事,日子自然过得会特别舒服自在。
要是谁让我不舒服,那本太子就不客气了!”李承乾默默想着。
想到身处现代的“李承乾”引发的粮价风波,定不会轻易平息,李承乾决定先发制人。
念及此,他提高声音朝门外喊道:
“来人!”
“属下在!”
守在门外的贺兰楚石立刻快步走进书房。
李承乾看着贺兰楚石,神色严肃地吩咐道:
“贺兰楚石,你即刻派人去收集五姓七望年轻一代犯下的所有罪证,重点关照一下崔家之人,本太子有大用。
多安排些人手,大张旗鼓地去查,动静越大越好,最好闹得人尽皆知。”
贺兰楚石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还是立刻抱拳领命:
“太子殿下,五姓七望势力庞大,其年轻一代行事多有隐秘,这般大张旗鼓去查,恐怕会引发诸多事端。”
李承乾冷笑一声:
“本太子就是要让他们知道,这大唐的天,还由不得他们肆意妄为。你只管按本太子说的去做,有什么问题,本太子自会担着。”
贺兰楚石见李承乾态度坚决,便不再多言,应道:
“是,殿下!属下这就去安排人手,全力收集罪证。”说罢,他快步退出书房。
李承乾决定前往上林苑,那边的情况他还是颇为在意的。
待马车准备妥当,他便离开了东宫。
当马车行至朱雀大街时,却被一群人拦住了去路。
车夫高声呵斥:
“大胆!你们是何人,竟敢阻拦太子车驾!”
人群中传出声音:
“参见殿下,还烦请太子出来一见。”
此时正在马车内闭目摆弄手机的李承乾,听闻外面动静,心中好奇,便起身轻轻掀开车帘,
站到马车上,双手背后,目光沉稳地扫视着拦路的众人。
他发现这是一群书生,粗略估计,人数大概有五百之多。
李承乾面露疑惑,开口问道:
“你们在此拦下本太子的车驾,所为何事?”
为首的瘦脸白衣书生费力地挤到石阶前,手里高高举着半卷《唐律疏议》,朝着李承乾恭敬说道:
“启禀太子殿下!今日您在西市斩杀了周氏粮商管事,不知此事可经过大理寺三司会审?
《唐律疏议》中明确写道‘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殿下您擅自决定斩杀,这……”
话还没说完,后排一位书生高高举起手中的帛卷,大声喊道:
“这分明是草菅人命!我们日夜诵读圣贤书,难道就是要学您这般目无王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