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87(2 / 2)

大明锦衣卫1 汪不了a 4043 字 8小时前

“准晋匠入军器局,然镍法不得外传。”他顿了顿,又补上一句,“违者,以谋逆论。”

沈墨站在一旁,默默将拉丁文编号的镍甲图谱焚毁,重新誊写——“大明万历十年制”。火焰吞噬了真相,历史从此改写。

3. 深渊回响

利玛窦站在澳门教堂的钟楼上,望远镜的铜筒微微发烫。

远处的海面上,晋商船队正扬帆东去,目标——日本石见银山。

那里,埋藏着东亚最丰沛的镍矿。

(三)、淬火与阴谋

一、淬火革命

1. 徐光启的实验室突破

桐油+狼毒汁的偶然发现

徐光启的指尖在《本草纲目》的纸页上摩挲,忽然停在“狼毒”一条。

> “狼毒汁,性烈,可蚀腐肉,亦能缓液凝。”

他眉头一皱,立刻唤来学徒:“取狼毒根,榨汁,再备桐油一壶。”

实验室里,铁匠刚锻好的甲片还泛着暗红。徐光启将狼毒汁滴入桐油,搅拌均匀,随后钳起甲片,浸入混合液中。

“滋——”白烟腾起,甲片冷却的速度明显变慢。

三日后,显微镜下的晶粒结构让徐光启瞳孔微缩——晶界清晰,排列均匀,毫无传统水淬的杂乱裂纹。

抗冻甲诞生

腊月,顺天府郊外。

军器局的官员们裹着厚裘,呵气成霜。徐光启命人将三块甲片分别置于雪地:一块传统水淬,一块蒙古冷锻,一块徐氏油淬。

“-20c,弯折测试。”

水淬甲刚受力便“咔”地碎裂,冷锻甲纹丝不动,而油淬甲弯曲近直角,竟未断裂!

“箭试!”

三棱箭破空而来,水淬甲被贯穿,冷锻甲弹开箭矢,而油淬甲仅刺入半寸。

“蒙古甲虽优,但十两银子才打一副。”徐光启抚过甲片,“此甲,成本仅其十分之一。”

2. 数据对比引发的朝堂震动

翌日,工部堂上,一份表格被传阅:

淬火法 抗穿刺性 低温韧性 成本 适用性

传统水淬 中 极差 低 仅南方驻军

蒙古冷锻 优 优 天价 边军精锐

徐氏油淬 良 良 中等 全国推广

张居正提朱笔,在奏本上批下铁画银钩的一行字:

> “着工部速验,若效,则岁省九边甲械银四十万两。”

户部尚书王国光盯着“四十万两”四字,脸色阴晴不定。

二、阴谋揭晓

1. 锁子甲镍料的真实来源

葡萄牙人的“南蛮铁”骗局

徐光启的指尖在锁子甲上摩挲,忽然停在一处暗纹上——那是极细微的波浪状锻痕。

“这不是中原的锻法。”他低声喃喃,随即取来硝酸,滴在甲片上。

液体泛出诡异的青绿色。

“镍含量……竟与日本战国时期的‘南蛮铁’一致!”

他猛地翻开《倭寇图卷》,在不起眼的边角处,发现一行蝇头小楷:

> “佛郎机炮配件,实为高镍矿,自长崎入晋,岁输三千斤。”

——葡萄牙人竟以“火炮维修”为名,向晋商走私高镍铁矿,绕过朝廷关税!

晋商的“精准破坏”账本

锦衣卫抄没范家商号时,沈墨发现一本奇怪的账册。

表面记录盐引交易,细看却暗藏玄机:

- “甲字三百二十一” → 大同镇缺甲321领

- “丙字九十八” → 宣府镇缺甲98领

更可怕的是,断供时间全部卡在寒潮南下前——让边军在最冷时无甲可用,制造“自然损耗”假象!

2. 白莲教的暗线浮现

锁子甲内衬的莲花血纹

沈墨用镊子挑开甲胄内衬,忽然僵住。

丝绸里子上,竟用暗红丝线绣着莲花纹样!

“血莲经幡……”他想起白莲教叛乱时的旗帜,图案如出一辙。

东厂档案的惊人记载

翻查密档时,一行记录刺入眼帘:

> “晋商范永斗妻王氏,闻香教首座女弟子,掌北直隶丝坊十八处。”

——难怪劣质丝绸能混入军需,原来整个供应链都被邪教渗透!

3. 司礼监的“双面游戏”

冯保心腹的受贿铁证

东厂密探从太监宅邸搜出十盒伽楠香珠。

劈开珠子,镍粉簌簌而落——正是私铸火器的关键材料!

“匠造捐”的黑幕

司礼监存档的“试办军械”批文上,冯保朱批旁注:

> “岁收匠造捐五万两,充内库用。”

——太监集团竟把军国大事,做成了中饱私囊的生意!

三、开放结局

1. 张居正的妥协与反制

明面让步

乾清宫内,张居正提笔蘸墨,在晋商的奏请上缓缓批下:

> “准于宣府、大同试办军械坊,然每甲须刻‘工部监造’印,违者以僭越论。”

笔锋一顿,他抬眼看向户部尚书王国光,后者嘴角微翘——晋商终于撕开了朝廷垄断的口子。

暗中布局

当夜,徐光启的私宅内,三名葡萄牙匠人跪地听令。

“镍甲锻法,三个月内,必须破解。”徐光启的声音冷硬如铁。

与此同时,沈墨在锦衣卫档案房,将一叠“倭寇密信”塞进晋商账本夹层——信纸泛黄,墨迹却新。

“待北疆战事一起……”他冷笑,“通倭之罪,足够诛九族。”

2. 白莲教的终极目标

莲花血纹的隐喻

烛光下,沈墨将白醋泼在染血的丝绸衬里上。

布面渐渐浮现密密麻麻的赤红小字——

> “庚午年大劫,九边骸骨焦。”

——这正是三十年前预言俺答汗入侵的谶语!

“他们不是在织甲……”沈墨寒毛倒竖,“是在织造反的檄文!”

3. 尾声:淬火炉中的倒影

子夜,军器局的淬火池油面如墨。

徐光启俯身望去,晃动的倒影里依次闪过——

- 自己凹陷的眼窝(改革三年,白发已生)

- 晋商马车碾过雪地,满载镍矿驶向边关(车轮印里渗着血)

- 锁子甲内衬的血莲纹在火把下妖冶绽放(像要烧透这铁桶江山)

寒风卷起他的官袍,远处传来更夫沙哑的梆子声。

“这甲防得住刀箭……”

淬火池突然“嗤”地腾起青烟,倒影碎成涟漪。

“可防得住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