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全球华人首富(1 / 2)

文豪1978 坐望敬亭 1893 字 20小时前

全球华人首富

交出了新书的两卷稿子,林朝阳心中既感到几分轻松,又蕴含了些许担忧。</p>

轻松是在于,这部新书从构思到采风再到创作,已经筹备、创作四年多时间,如今终于交到了杂志去,距离发表时间越来越近。</p>

想到四年辛苦即将迎来收获的时候,他自然是轻松的。</p>

而他担忧的则是新书发表后的反响,成名多年,林朝阳的心态一直还算平稳,少有物喜物悲的时候。</p>

但这次的新书确实有些不太一样,几乎板上钉钉的耗时五年创作,人的一生中有几个五年?更何况林朝阳确实对于这部寄予了厚望。</p>

程永新走了之后,林朝阳铆足了劲继续创作,前两卷都交出去了,开弓没有回头箭,</p>

他必须在前几卷内容发表结束前给新书一个完美的结局。</p>

9月26日,美国《财富》杂志财富年会在沪上举行,年会的主题是一一中国:未来50</p>

年。</p>

这个名字既有对未来的展望,又应和了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喜庆氛围,举办得盛大而隆重。</p>

会议期间,三百多名跨国公司老板和职业经理人赶赴沪上参会,其中包括了60多位世界500强企业总裁,浦东国际机场一天之内降落了40多架世界上最先进的私人飞机。</p>

「理光公司董事长罗伯特·里奇的FaL900上午10:30降落,通用汽车总裁理查德·瓦格纳的湾流5号10:55</p>

沪上政府大管家坐镇机场,听着下属汇报着今天落地沪上的嘉宾。</p>

听到「林氏影业董事局主席陶玉书女士的湾流gV11:20降落」时,他细心的询问了两句,查缺补漏后又让下属接看汇报工作。</p>

上午11:20,陶玉书的湾流gV降落在浦东机场,市政府副手倪同志亲自迎接她。</p>

「玉书同志,欢迎欢迎啊,欢迎你再次回到沪上!」</p>

倪同志是浦东开发的主管领导之一,跟陶玉书已经不是第一次见面了,两人热络的寒暄了两句。</p>

与此同时,等候在一旁的媒体镜头齐刷刷的对准了陶玉书。</p>

以沪上卫视为首,待陶玉书跟倪同志寒暄过后,立刻将她团团围住,陶玉书身前聚满了话筒,记者们的态度比采访那些外国大公司总裁更加热情。</p>

记者们对陶玉书的格外偏爱,不是因为她的形象出众,也不是因为她是参会的少数中国人,而是因为她对浦东的贡献。</p>

1990年沪上敢为天下先,抛出了「浦东大开发」的宏伟蓝图,彼时中国经济乍热骤冷,问题频出。</p>

开发浦东这一宏伟计划得到了zY的肯定,但沪上方面能得到的帮助却不算多,招商引资刻不容缓。</p>

那两年正赶上国外势力因不可明说之事对国内进行经济和投资方面的制裁,招商引资谈起来容易,可实际操作起来却是千难万难。</p>

就在此时,陶玉书第一个站了出来,她在陆家嘴撒下了1亿美元。</p>

如今浦东的开发事业已经进入了第10个年头,当年陶玉书在陆家嘴所撒下的那1亿美元也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成果。</p>

陆家嘴最精华的沿江展示带如今已经成了沪上面向世界的一张名片,这恰如陶玉书当年所说的!</p>

陶玉书的投资为浦东的开发开了一个好头,随着她的大手笔投资,泰国的正大集团、</p>

通用医疗、佛瑞亚海拉、路易达孚等全世界数十家知名跨国企业陆续来到浦东投资,极大的推动了浦东的大发展。</p>

内环和外环高架、杨浦南浦和卢浦大桥、地铁二号线、浦东机场、世纪大道、浦东大道和中国第一高楼金茂大厦等一系列大工程都已经或者接近完工。</p>

在沪上的记者们看来,陶玉书绝对要算是浦东大开发的功臣。</p>

既然是功臣,那就必须要有相应的礼遇。</p>

接受过记者们热情的采访,陶玉书终于坐上汽车,入住了新锦江饭店。</p>

这些年里沪上兴建了不少五星级饭店,但陶玉书来沪上之后基本都住在了新锦江饭店,这里正是当年她和朱同志畅谈浦东开发的地方,很有象征意义。</p>

当天晚上,大领导亲自出席了财富年会开幕式的晚宴并作演讲,演讲中他还专门提到了浦东开发所引入的第一笔投资,让陶玉书在无意之中出了个风头。</p>

第二天是财富年会的正日子,这样一场国际性的商业盛宴让所有参会者都很兴奋。</p>

尤其是那些参会的中国企业家,对于他们而言,只要能够搭上现场某一位大佬的关系,一张财富年会的入场券便意味着一张全球化的门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