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目标郑成功(1 / 2)

索尼缓步出列答道:“回摄政王,奴才觉得诸位大人说的都有道理。打南明有打南明的好处,打郑逆有打郑逆的好处。总之这件事无论如何做抉择都对。

摄政王英明神武,诸位大人才智过人,俺相信朝廷一定能做出最好的抉择。”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似一席话。多尔衮对这个官场老油条也是颇为无语。

多尔衮轻轻的揉了揉眉头,随后对站在前排的范文程提问道:“范大人,你说呢?”

范文程作为对满清忠心耿耿的大臣,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夹杂着私心的。多尔衮让他出来讲讲他的想法,多半是要听他的意见拍板了。

范文程出列答道:“摄政王,郑逆看似是以火器之利,屡次战胜我军,夺了凤凰堡、旅顺和金州。但实际上,郑逆是得到了民心。

郑逆的叛军每到一地便肃清土豪,分地与佃户等小农,看似与闯贼无异。实则大不相同,据奴才所知,招讨军内有一会,名为同学会。

该会会员目前已广布山东和直隶东南的农村地区。这些地区的农民们都被该会下属的农民协会组织了起来。当前在这些地区,郑逆要粮草有粮草,要兵源。

更可怕的是,同学会已经深入到了辽南地区,大量的旗丁、包衣、农民、佃户等都已加入了农民协会。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辽南就不是朝廷的后方,而是他郑逆的后方了。

所以奴才认为,郑逆乃是百逆之首,朝廷当立即除之,否则不出三年朝廷必败。”

范文程不愧是文臣之首,一下子就看到了郑逆力量的来源,问题的本质。郑成功的力量来自于广大农村地区的百姓这事儿,多尔衮还真没考虑过。

他以前总觉得,一群手无寸铁的农民能干成什么事?现在听了范文程一言,多尔衮回过味来了。被组织起来的农民,不是一股可以忽视的力量。

不过在彻底下定决心对郑成功的招讨军展开进攻之前,多尔衮还是想看看郑成功的老乡,洪承畴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多尔衮脑袋一扬,点名洪承畴道:“洪大人,你是兵部尚书,你说说吧,这件事你怎么看?”

说实在的洪承畴作为郑成功的半个老乡,确实不愿意对他下手。更何况根据家里的来信,郑芝龙郑成功这对父子,在得知自己降清后,并没有对自己的家人怎样。

他们反而是派兵赶跑了好几拨要打砸自己家的人。

但是现在自己身在曹营身不由己,如果对郑成功心软,反而会让多尔衮觉得自己存在私心,搞不好会让多尔衮找机会把自己砍了。

况且范文程都支持对郑成功用兵了,自己再反对似乎也没有什么用处。

‘对不起了郑成功,你死后我年年给你去上香的。’洪承畴在心里默念完,出列答道:“摄政王,朝廷刚与南明约为盟国,即刻撕毁和约于朝廷威信无益。

和约一旦撕毁,各方势力皆会认为我大清朝廷是无信无义之人。届时再想招抚各方势力将会难上加难。而郑逆正如范大人所说,乃百逆之首。

不打他损害极大,打他收益极大。正所谓擒贼先擒王。臣附议范大人。”

洪承畴的意见,也给多尔衮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朝廷内的各方势力总体上还是偏向先打郑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