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轩明白,只有一声爆炸声的话,那就证明不是敌人要夜袭,毕竟他已命令工程兵在己方的阵地前摆满地雷,敌人要是夜袭的话,不可能只踩中一颗。把全军叫起来战斗是没有意义的。
这颗地雷直接炸死了两名炸伤了一名吴三桂手下的嫡系士兵。吴三桂的嫡系部队,其实就是当年剩下来的家丁兵。每一个都是经验丰富的宝贝疙瘩,死一个吴三桂都得心疼半天。
地雷这种武器吴三桂虽然听说过,但这是第一次见。对于缺少排雷手段清军来说,地雷给他们带来的威胁是致命的。虽然地雷不能像炮弹那样主动飞过来打自己。
但是在进攻的道路上布置上地雷,也会让进攻部队收到极大的损失。
为此在第二天一早,吴三桂便命人找来了拉物资的骡马和牛,让他们冲向招讨军阵地。让这些牛马代替士兵,为手下士兵进攻开辟出一条道路来。
随着绑在五十多头牛马尾部的鞭炮被点燃,第一批受惊的牛马便纷纷向着前方招讨军的阵地冲了过去。在第一批牛马被地上的地雷炸死后,紧跟着又是第二批,第三批。
直到第十批牛马被炸死后,才将将在招讨军阵地正面清出了一片东西长一公里,南北宽五百米的进攻通道来。
看着地面上被炸碎的牛马尸体和密密麻麻的弹坑,刘国轩知道,敌人要开始进攻了。
“通知二团,三团,准备战斗。”刘国轩命令道。
发动进攻的是吴三桂手下的500名绿营兵炮灰队。这些炮灰推着楯车缓步向招讨军的阵地靠近。虽然在行军的途中会时不时的被剩下的地雷炸死,也会被飞来的野战炮炮弹打伤。
但在后方作为监军的八旗兵监督下,鲜有人退缩。要是当了逃兵后方作为监军的八旗兵可不会手下留情。死在了战场上,搏个军功,总之比逃跑被杀,祸及家人的好。
由于野战炮团的12磅达尔格伦炮火力密集,敌人能推进至招讨军阵前500米处就已经很不错了,能推进至招讨军阵前的更是寥寥无几。
那些推进至300米处后被炮火打烂楯车的士兵们很快就被阵地上的招讨军,用手里的冯氏步枪和米涅步枪射杀。按照吴三桂的安排,在自己的楯车被击毁后,士兵是可以向后撤退的。
只不过就算向后撤退也会面临招讨军密集的枪弹,生还的概率极低。有些聪明的绿营兵,十分迅速的翻进了被地雷炸出的弹坑中,躲避过了飞来的子弹,捡回了一条命来。
这500名炮灰取得的结果,并没有出乎吴三桂的意料。招讨军炮火之强大,步枪之犀利已传遍了满清。
不过翻进弹坑里躲避炮弹的绿营兵,却给了吴三桂一个启发。随即他下令下一波进攻的绿营兵,在楯车被破坏后,不许后退,立即就地找弹坑隐蔽。如有违反立即处死。
第二波进攻开始了,这次吴三桂派出了1000名炮灰继续推着楯车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