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扞卫海疆(2 / 2)

战斗持续到黄昏,佛郎机人损失三艘主力舰,明军亦有七艘楼船沉没。王锐站在旗舰甲板,看着受伤的水兵被抬下,他们防铅护腕上的樱花刺绣已被血浸透——那是和子内亲王女匠寮的织品。汤显章擦着脸上的硝烟,望着江面漂浮的铅弹残骸:\"这些番鬼,竟学会在铅弹里掺硫黄了。\"

\"但他们学不会我们的磁星盘。\"王锐转动堪合,星图隐纹与落日方位重合,\"铁锚堂已锁定他们的弹药库位置,今晚便可...不可。\"汤显章按住他的手,\"佛郎机人擅长夜战,且战且退,让他们知道长江不是马六甲。\"

是夜,明军楼船挂起工器流火,荧光勾勒的工禾纹在江面铺成光网。佛郎机舰队趁夜退至外海,阿尔梅达望着明军方向的紫光,忽然发现手中的红树林炭样本正在发光——那是萤火虫腹液的荧光,与明军火铳炸开的彩烟如出一辙。他打了个寒颤,终于明白:大明的工器,从来不是死物,而是会呼吸的活物。

王锐在战报中写下:\"佛郎机人善用毒弹,然工器监之防铅术、铁锚堂之磁星阵,终使长江天险不可犯。\"朱载钧批阅时,在\"毒弹\"二字旁画了红圈,附笔:\"着工器监速研解毒剂,勿使我军步织田氏后尘。\"巧太妃接到密旨,打开从战场回收的毒弹碎片,发现硫黄中混着一种陌生的紫色粉末——那是佛郎机人从南美带来的「紫矿」,尚未被工器监收录。

长江口的硝烟渐渐散去,汤显章命人在江口立碑,碑身刻着\"工器护国,江防永固\",碑基用红树林炭与铅玻璃浇筑。王锐望着碑身反光,想起巧太妃的叮嘱:\"磁星盘堪合虽妙,终究要靠人心铸防。\"远处,工器监的蒸汽船正在拖回被俘的佛郎机舰,船上的火绳枪被拆解成零件,将用来改良明军的火铳镗线。

这一战后,铁锚堂多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每艘楼船的罗盘旁,都要放一小袋红树林炭。而在佛郎机人的航海日志里,长江口被标注为\"工器之喉\"——那里有最严密的铅火屏障,也有最神秘的东方智慧,如红树林般在咸水中生长,将铅毒化作守护文明的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