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饭到中间,同几女聊着天的李恒伸筷子夹红烧鱼块,</p>
好巧不巧,周诗禾的筷子也刚好伸过来,瞬间,两人的筷子交织在了一起,</p>
紧紧贴着。</p>
李恒傻眼,抬头望向桌对面。</p>
两人相视一眼,周诗禾眼敛垂落几分,默默松开抽离了筷子,然后就停在了那...</p>
和孙曼宁丶叶宁聊得嗨起的李恒一时没想那麽多,随便换块鱼肉夹到嘴里,</p>
嚼吧嚼吧吃得贼香。</p>
只是吃到一半时,他忽地愣住了,目光再次投向对面的姑娘。刚才筷子摩擦相交,是不是沾了对方口水?</p>
感受到他的视线,周诗禾顿了顿,停着的筷子再次动了,往旁边碗里夹一个小河虾,就着饭小口吃进嘴里。</p>
她那灵动小嘴如樱花般迷人,很好看,让人忍不住有想咬一口的冲动,</p>
李恒猜测,估计这姑娘是想换筷子的,但自己一直盯着,又不好意思,最后只得挣扎着将就过去。</p>
不然当着他的面直接换筷子,不是赤果果打他脸麽?</p>
给对方。</p>
廖主编结果细细读了几页,拍手叫道:「好!质量还是一如既往的好,你大概什麽时候能写完?」</p>
想到赵菁阿姨送给自己的140本书中,还有差不多60本书没看完,李恒计算一番道:「一开始11月预计有点乐观了,后面我得再好好打磨打磨,进度可能得缓一缓,应该在12月中旬丶最迟12月底会完本。」</p>
12月能完成麽,这已经超出了廖主编的心理预期,当即表示支持:「好饭不怕晚,还有时间,你耐心把最后阶段收尾好,到时候我带你去巴老爷子那里去一趟。」</p>
听到见巴老先生,李恒乐呵呵说行。</p>
稿子的事说完,廖主编又讲起了此行第二件大事,「每天都有很多电话打到杂志社,强烈要求尽快出《文化苦旅》单行本,这次的呼声比《活着》出刊的时候还高,其中不乏一些老教授和知名人物,巴老爷子和社里对此十分重视,我这回来就是跟你事先说一下,你心里有个数。」</p>
可能,大概,廖主编是算到了他对5%的版税有些不满了,所以才特意来庐山村一趟。</p>
刚才廖主编的话看似什麽实际内容都没说。但精明如李恒,还是摸到了对方的核心要义,摸到了增加版税比例的曙光。</p>
对待李恒这种大才嘛,巴老先生也好,廖主编也罢,都是爱惜的。但版税比例毕竟涉及到《收获》杂志的核心利益,所以还是李恒自己主动提要求比较好。</p>
廖主编此番来,算是一个态度,算是一种诚意,免得将来双方因为版税问题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