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华沙和平酒店提供的自助早餐让裴瑜胃口大开。
餐厅中央摆放着几张长长的木质餐桌,桌面上整齐地排列着各类切片火腿、面包、水果沙拉、波兰饺子。火腿散发着一股淡淡的烟熏香气,色泽红润,薄片中透着细腻的油花。旁边的面包则是波兰常见的黑麦面包,切成厚实的片状,带着一种独特的麦香,表面还点缀着些许芝麻。
餐台的中央,一只巨大的烤猪肘端坐在银色托盘上,更是令裴瑜眼前一亮。猪肘的表皮烤得金黄酥脆,切开表皮,里面的肉质鲜嫩多汁,散发着浓郁的啤酒和大蒜腌制的香气。猪肘旁边还搭配着一小份辛辣的芥末酱和一堆酸菜,酸菜的清爽酸味与烤肉的浓郁油香非常搭。
裴瑜忍不住赞叹厨师的技艺,这猪肘外脆里嫩,每一口都充满了层次感,酥脆的猪皮在牙齿间发出清脆的声响,而内里的肉质则柔软细腻,入口即化,令人欲罢不能。她拿起餐刀,又切下几大块猪肘,盛到自己的盘子里,还舀了一勺酸菜和一小勺芥末酱作为搭配。
吃完早餐,裴瑜心满意足地回到房间。她躺在柔软的大床上,或许是旅途的疲惫还未完全消散,又或许是早餐吃得太过满足,她很快就感到一阵困意袭来。于是,她倒头又睡了一觉。这一个回笼觉睡得格外香甜,入睡前还能闻到烤猪肘的香气。
醒来时,墙上的挂钟指针已经指向了上午11点半。门外传来敲门声,紧接着是何欣怡的声音:“裴瑜,起来啦!该去吃午餐了!”
裴瑜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伸了个懒腰,应了一声:“好,马上来!”
她们在和平酒店的餐厅里见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参赛选手。餐厅里人声鼎沸,各种肤色、不同服饰的年轻人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
裴瑜穿梭在不同国家的队伍中,各种语言从她的耳边飘过,刺激着她的大脑。她听到了德语、法语、英语、俄罗斯语。
一些东欧国家的选手穿着略显朴素的制服,聚在一起低声讨论着什么;西欧国家的选手则显得更加轻松,笑着用刀叉切着盘中的食物;还有一些亚洲面孔的选手,安静地坐在角落,偶尔用筷子夹起一小块面包,细嚼慢咽。
很多国家的领队在互相讨论各自国家的教育情况,上什么样的数学课,注重教哪方面的数学知识。
而裴瑜的华国队友们围坐在餐厅一角的一张大圆桌旁,远远地朝她挥手。
她走到队友的身边,拉开椅子坐下,笑着问道:“你们休息得怎么样啊?”
队友孔翔宇低头继续吃着盘中的黑麦面包,假装没听到她的问题。自从他和林羽菲的关系恶化后,几乎再也没搭理过裴瑜。
另一名队友李平利正慢条斯理地切着盘中的香肠,听到裴瑜的问题,他抬起头来回答。
李平利来自南开中学,今年十六岁,个头挺高,脸型圆圆的,戴着一副更圆的眼镜,镜片后的眼睛总是透着一股专注的神情。他从小学习数学,受过十分专业的训练,脑子转得极快,尤其擅长解决复杂的数论题目。在今年的全国数学奥赛冬令营中,他以出色的表现摘得了金牌,教练们对他能在国际赛场上拿奖寄予了厚望。
李平利一边咀嚼着香肠,一边回答裴瑜:“我连续两天不睡觉,都不影响我考试。”
“连续两天不睡觉?”裴瑜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忍不住追问道,“你不会觉得头晕吗?”
李平利笑了笑,语气依旧淡定,透着一股从无数次高强度做题训练中磨砺出来的底气:“甭管多累多困多晕,只要我进了考场,我就清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