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比赛第二(1 / 2)

裴瑜强压住内心的震撼,这就是数学满级人类的实力吗,11岁就能参加Imo,站在厮杀最激烈的国际舞台上,与比他大五六岁的选手同台竞技。一个11岁的孩子能走到这一步,简直是不可思议。

裴瑜从李平利口中得知,陶哲轩出生在南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父母虽是华裔,但他从小在澳大利亚长大,接受的是澳大利亚的教育体系。

因此,这次Imo比赛,他并不是代表华国出战,而是作为澳大利亚队的队员参赛。

这意味着,陶哲轩将成为他们的直接竞争对手。

裴瑜突然感到一阵头皮发麻,她记不太清陶哲轩是哪一年首次参加Imo的,记忆中的时间线有些模糊,没想到刚好就是今年。

Imo的奖牌竞争本就异常激烈,现在,她的对手中竟然包括了陶哲轩,一个智商高达230、被誉为超越爱因斯坦的天才神童。

陶哲轩代表澳大利亚队参赛,他做的每一道题、每一分成绩,都可能直接影响到裴瑜所在的华国队的排名。

她居然要和陶哲轩争夺奖牌,这实在是太恐怖了。

裴瑜咽下一口唾沫,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餐刀,刀柄冰凉的触感让她稍微清醒了一些。

总教练听到了他们的对话,说道:“4月底,我去西安参加全国数学普及工作会议,一谈起Imo参加会议的人热情都很高,大家都希望在5年之内,华国的Imo总成绩能够进入前三名。

华国队的总分要进入前十也不容易,Imo已举办过二十多届了,前十名的国家已经相对固定,包括美国、苏联、东西德、罗马尼亚、英国、法国、捷克、匈牙利,我们要挤掉哪一个国家都很困难。

你们说的陶哲轩,他所在的澳大利亚也一直在努力跻身前十的行列。一口吃不成大胖子,你们尽力了就好,也不是说第一年马上就要达成进入前十的这个目标。”

其实Imo的意义远远超出了“竞赛”这个词的狭窄定义。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选手们来说,它更像是一个小型的世界青年联欢节。在紧张的比赛环节之前,主办方还精心安排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让这些年轻的数学天才们有机会在赛场之外交流、互动,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

而且Imo作为一项只计算个人成绩的比赛,比赛的最终排名是以每位选手的个人得分来决定的,虽然大家都会为自己的国家争取荣誉,但更多的是对个人能力的挑战和突破,而非团队之间的对抗,没有国与国之间成绩较量的火药味。

这样的赛制设计让大家的相处显得和睦而愉快,更像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共同为热爱数学而聚集在一起。这种和睦的氛围也感染了裴瑜和她的队友们。

有个华沙人跑过来邀请裴瑜和队友们一起玩一个简单的数学游戏,游戏的内容是用最少的步骤解决一个逻辑谜题。裴瑜思路清晰,很快就提出了一个巧妙的解法,何欣怡和李平利也不甘示弱,提出自己的想法,三人一边争论一边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