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案首(2 / 2)

由唱保的人亲自给搀扶到他的座位上。

这个考生可能是年纪大,又可能是读书把眼睛看坏,他看人,看东西都是先伸脖子,然后眯着眼的。

时不时的还会自己拉一下眼角。

老天爷,这怕是老花眼,近视眼,白内障,青光眼,所有的眼科问题都占一点吧。

余令好奇的打量着,他都这么努力了……

自己有什么资格不努力呢?

朱县令看到这样的考生就心生不喜,这般岁数,就算考中了又如何,这群人又能做个什么?

“一群蛀虫!”

县令的话虽然不大,但在场的除了唱保的衙役,就没有其他人说话。

所以朱县令的这一句话让所有人学子头皮一阵发麻。

县令这是在说自己么?

随着考生落座,大门龙门关闭,考试正式开始了……

卷子下来了,有两个考试内容。

其一是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

其二是需要默写孝经论一篇,属于十三经之一。

默写孝敬经一篇这个比较简单了,字数也不多,闷闷来了都能行,五言六韵试帖诗就比较难,要五言正格。

好在童子试的要求不高,对韵就行。

余令深吸一口气,按照脑子里面所记的,考试的时候先完成最简单的,最后思考最难的,拿起笔……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余令作答的很快,字写的也很好看,这得感谢王秀才,感谢他那一句句的“小可爱”。

在他严格教导下。

余令的丑字已经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王秀才说,就照着这个要求继续修炼,二十年后有机会小有所成。

这一辈子有那么一丁点的机会形成自己的“度”。

一辈子……

王秀才幼年时缺失的遗憾,他不想在余令身上看到。

他执拗的认为就是因为当初求学时自己的字不好。

才导致了自己考不上举人,所以,他对余令的字要求颇为严格。

朱县令开始巡视考场,余令是第一个,望着余令的字他满意的点了点头。

走到第二排的时候他又皱起了眉头。

他忍不住又开始嘟囔了。

“考了一辈子,学了一辈子,书都念到狗肚子里面去了,看看你的,一个十岁的娃都比你写的好……”

老头吓坏了,一滴墨团,滴在了试卷上,老头直接昏了过去。

朱县令见状冷声道:“抬出去。”

在童子考场,他喜欢年轻的学子。

他觉得这才是大明未来的希望,他最不喜欢那些年纪大了……

所以,这么多年,这年纪大的还在冲击童子试考生的卷子他一概不看。

当朱县令巡视完考场,余令已经默写完毕。

如今的余令正在写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

“长安金风至,乾坤换物华,寒蝉鸣碧树,霜叶点丹霞,篱菊香初透,汀芦雪欲斜,登高舒望眼,骋意到天涯……”

此刻的朱县令已经绕了回来,悄然站在余令身后,望着余令的诗词,他忍不住露出了笑脸。

“华,霞,斜,涯……对韵,不错,不错......”

朱县令满意极了,诗词虽无韵味,但却也不直白。

这个年纪能写出这些已经很难得,足见真才实学。

朱县令走了,余令看着卷子上的墨迹干了,也举起手交卷了。

诗词好不好余令不知道,文科的东西也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就看阅卷老师喜不喜欢了。

余令第一个来,也是第一个走。

卷子被收走了,朱县令转了一圈后也走了。

考场里剩下的二百多人他不想看了。

他刚扫了一眼,没有比余令写的更好的。

望着县令把余令考生的卷子带走,艾主薄笑了,他赌对了。

自己长安县真的出了一个天才童子了。

见艾主薄笑了,其余四名保人也笑了。

他们虽然莫名其妙的成了保人,但却一直在偷偷的关注着余令。

这个考场里他最小,想不关注都难。

“案首?”

“嘘,先不说,县令走了,咱们去陪着县令喝茶吧!”

“对,喝茶,喝茶......”

五个人笑了,伸手虚引,客气了一番,然后悄然从考场离开。

此刻的朱县令又打开了余令的试卷,他发现他小看了余令,余令的诗最后两句他很喜欢。

“节序如流水,浮生感岁嗟,何当澄宇净,心共片云遐。”

朱县令眯着眼,摇头晃脑喃喃道:

“节序如流水,浮生感岁嗟,嘿嘿,老三啊,可惜你死的早啊。

你看中的那孙传庭十三岁在童子试中夺魁。

如今老四我也有了,我长安也有了,嘿嘿,他才十岁。

我这个比你看重的那个人更厉害,听着啊,节序如流水,听听,多好啊……”

余令不知道朱县令在拿自己跟孙传庭比。

余令若是知道了定会羞得头都抬不起来。

人家孙传庭是真的十三岁成为案首头名,自己可不是真的十岁,不具可比性。

考场外,余员外见余令第一个出来。

他以为余令不会作答,眼眸深处有一丝暗淡,他快步走上前,安慰道:

“来福,没事哈,没事的,你还小,明年再来考,不会没关系的,没关系的!”

“考试不难!”

“你全都做完了?”

“嗯!”

“做完就好了,做完了就表示会,会就代表着有希望,走走,你不是想去看钟楼么,走走,爹陪你去……”

余令快到钟楼时,考场也已经清场了,众廪生开始点评试卷。

字不好的,有墨团的一律不看,默写的孝经内容他们也不看,只看诗词,诗词写的好,他们才会聚一起议论。

因为是童子试,要求并不严格,所以阅卷的速度很快。

“依我看来,今年的头名当属余令这名学子。”

“在理,在理,字好看,五言六韵试帖诗有深度,语言凝练,意境高远,了不得,了不得啊.....”

朱县令点了点头,淡淡道:

“如此就定他吧,后日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