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嘤嘤狂吠(1 / 2)

翌日早晨卯时正,文武百官齐聚皇宫大殿——聚英殿上早朝。

安武帝坐在龙椅上,等文武百官朝拜过后立即说道:

“是战是和已经讨论两个月,西蛮、北绒、南疆在这段时间侵占我大安国不少领土。

是战是和今天必须确定下来,不确定的话谁都不准踏出聚英殿半步。”

几个年轻武将立即大声囔囔:

“一个字:干!”

“就是,还讨论个屁!我大安国还怕这些蛮夷不成?”

“打就完事。”

……

兵部尚书杨兴骏怒斥这几个年轻武将:

“住口!无知小儿,狂妄至极!什么时候轮到你们几个小儿发言了?!”

七十多岁柱国大将军刘知亮怼杨兴骏:

“那杨大人在老夫面前算不算无知小儿?老夫还没发言,又什么时候轮到你杨大人发言啦?

你一个兵部尚书,到底是站文官那边还是武将这边你拎不清楚吗?你还配当兵部尚书吗?”

杨兴骏:“你……”

“你……你什么你?老夫也是从他们这么年轻过来的。

靠的就是战场上敢打敢冲,才一步一步当上柱国大将军。

哪像你杨大人,耍耍嘴皮子就当上兵部尚书。”

怀亲王、太尉陈再道问刘知亮:

“本官也主和,大将军会不会也认为本官不配当太尉?

会不会也认为本官是靠耍耍嘴皮子当上太尉?”

“不不不,你主和是因为你胆小如鼠,就知道在怀亲王府里虐待儿女。

你连耍嘴皮子都不会,远不如杨大人。

你是靠着亲王爵位,才当上这个有名无实的太尉。”

被刘知亮说无能也就罢了,还被说虐待儿女,怀亲王气得浑身颤抖:

“老匹夫休得胡言乱语看不起本官。”

同样七十多岁的三朝元老、大司马秦良贤对刘知亮说道:

“老夫也主和,大将军不妨也点评一下老夫,看看老夫还配不配当大司马。”

刘知亮并不给秦良贤面子:

“你个老匹夫,靠着拍两位先帝马屁当上大司马,却在圣上面前倚老卖老。

依老夫看,你连太尉都不如,你活着就是浪费饷银、糟蹋粮食。”

秦良贤被呛得浑身颤抖,一边哆嗦着从袖子里掏出【抽龙鞭】,一边激动说道:“看老夫抽不死你丫的。”

“别动不动就拿【抽龙鞭】吓唬人,有种就空手单挑。”

……

队伍最前端这对老的在对喷。

后面的文武百官也没闲着,都在找“软柿子”喷。

主战的武将想通过战争立军功升迁,主和的文官则希望国家无战事,舒舒服服按月领奉银。

安武帝看着混乱的朝堂无奈地摇头,知道今天任由他们民主讨论,肯定又是没有结果。

因为这样的现象已经持续两个月。

刚开始那半个月讨论是战是和时,文武百官都能客观分析敌我四方的状况,说出自己主战或者主和的原因。

后来渐渐变成文官和武将互相找对方缺点:文官说武将能力不够打不赢,武将批文官胆小怕事。

再后来演变成互相人身攻击:

文官说武将是阿猫阿狗之流打不赢,武将批文官只知道窝里横,一心想着回家抱小妾。

已经完全脱离要讨论的问题。

……

安武帝向身旁的李公公示意让大家安静。

李公公扯开喉咙喊:“各位大人请安静,各位大人请安静,圣上有话要说。”

朝堂上渐渐安静下来。

安武帝说道:“最近有位少年郎给朕出几条计策,大概意思就是大量给西蛮送细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