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耳闻,圣体山有人得了大道机缘,拿到了排名第九的道蕴遗物才过来见一见。”
石室内,另一人开了口。
“如果我没记错,那是一块妖兽兽骨,蕴含着圣体道道蕴,参悟的道胎不是圣体道,还会是什么道?”
苏真真也见了礼:“见过宋殿主。”
宋姓,殿主。
在三仙山只有一位,也就是小姑姑名义上的师父,药王山心元殿殿主宋时邈。
白安年也立刻朝之施礼。
“至于是哪一条天人大道,还需他亲自道来,方能知晓!”身形矮小的颠倒山望着白安年,嗓音霍霍的问,“你命魂中道胎是何种形态存在?”
白安年略作观察,神色有些犹疑不定。
倒不是他不愿意说,而是实在奇怪的很,每次他观察新凝结的道胎,形态都完全不相同。
“回山主,我每次观察道胎,它都形态各异,有时是一块石头样子,有时是一株草,一团灰色,或像是一些兽类……”
颠倒山与宋时邈几乎是同时吐出三个字来。
“鸿蒙道!”
宋时邈一脸错愕:“哪怕是兽王道,也能讲得通,怎么会是鸿蒙道?”
“那只有一种可能,那块妖兽兽骨并不简单,可能大有来历。”
看得出来,颠倒山比宋时邈更见多识广,一瞬间就猜到了其中关键。
“参悟时,对鸿蒙道的感悟压过了圣体道,自然凝结了鸿蒙道道胎,这种事,并不算少见。”
“鸿蒙道?”白安年还是第一次听闻这条大道,更是对这条大道没有一丝一毫的了解,不免有些茫然。
“白安年。”
“弟子在。”
“真真与我提到过你,还没有凝结道胎体魄就已经经历了一次脱胎换骨,这一次又得了机缘,本以为圣体山会添一位有前途的内门弟子,现在看来,你不能留在圣体山了。”
尊者颠倒山的话让白安年有点懵,不留在圣体山,又能去哪里?
“你凝结了鸿蒙道道胎,三仙山上无一人能指教你,你需得下山。”颠倒山抬手指向山下的方向。
“呵呵,没错,是得下山。”宋时邈恍然的笑了笑,“你凝结了鸿蒙道道胎,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山上虽无人能教你,但山下却有一人能。”
作为三仙山亲传弟子的苏真真似乎已经想到了,狐疑着说:“客卿之中有修鸿蒙道的?”
看他还一头雾水,苏真真小声解释给了他听。
三仙山以五行道、药王道、圣体道闻名于庆州,从上到下都只修这三条天人大道。
但偶尔也会有外来的修道者加入三仙山,却不在此三条大道之内。
“在三座大山围拢的谷底,还生活着几人,平日里很少见到,他们就是客卿。”
三仙山现有客卿三人,每一位都是天人第四步的法宗。
平日里极少露面,除非是三仙山遇到了什么麻烦才会出手相助,而作为回报,三仙山也会给予客卿好处。
“就是不知,那位鸿蒙道法宗李闲云是否愿意收你。”颠倒山背着手踱了两步,“也罢,就让我带你去问上一问。”
白安年都没看清,自己就已经被颠倒山抓在了手里,飞一样的掠出了臻山宫。
颠倒山从山顶上猛的起跳,高高的一跃而起,径直的朝着三座大山合拢的谷底坠落下去。
那可是超过了两千丈高啊!
白安年只觉得狂劲的风在耳边呼啸,吹的他几乎睁不开眼睛,也什么都看不清。
咚!
过了许久,一声闷响。
颠倒山双脚稳稳落在了地面上,四周一股尘土轻微飞扬。
被放在了地上,白安年眯了眯瞪的跟在颠倒山身后没走多远。
颠倒山突然站定:“到了,就是这里!”
刚刚白安年的心里一直在想自己凝结了鸿蒙道道胎一事,浑然没有注意环境的变化。
此刻他猛地环顾四周才发现,竟然来到了一处极其古怪的地方。
四周一片萧瑟景象,竟然看不到一株活着的草木,有的只是干涸开裂的河床和大地。
地面上残存着一些小兽的骸骨和枯死的茎秆,那晒的黑红的大块岩石蒸腾起滚滚热浪,让人难以喘息。
眼前所见,仿佛末世,让人心中不适,感觉颓丧。
忽然,不知从何处,有声音传来。
“你看到了什么?”
一旁的颠倒山背手不语,白安年就意识到这是在问他。
他再一次环视周遭,沉静了一阵才回答。
“万物生机不息。”
“为何这么说?”那人又问。
白安年抬手一指。
“大地虽然干涸了,但那只是表面看到的,深挖下去,泥土还是湿润的,里面尚有鱼鳖存活。”
“草木虽然枯死,可已经早早的洒落了草种,留下了延续。”
“还有那石头的下面,依旧有微小的虫豸蚯蚁活动。”
“它们,都在等待着一场甘霖降下。”
“那时,将会万物复苏,生机重现!”
他看不到泥土下,也没有见到草种,更发现不了岩石下面的虫子。
但是身处此地,就像是有一股玄妙的力量引导着,让他清晰的感觉到了诸此种种。
而他只是顺着这种感觉如实的表达出来。
似乎是为了印证他说的那些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