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长官,你也知道,我们的战士大都是外伤,用当地郎中治病,效果并不明显。”
“哪怕是有1%的希望,我们也要百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梁继华跟营长李梦天两人分别率领二连和三连,每队配备三门迫击炮向友军驻守的台沟进发。
原来这支部队东北军是137师的一部分溃散的部队。
小鬼子对我华夏大地虎视眈眈,对华夏的部队早就有袭击之意,因为没有得到命令,只能等待,现在华夏军撤退,对他们来说就是难得的机会。
这支华夏部队接到长官部命令,让他们把部队撤往关里。
A师的长官们不仅低估了小日本鬼子的实力,更没有想到小日本鬼子会有那么大的胃口,他们觊觎的不仅仅是眼前的土地,而是整个的黑土地,乃至整个华夏。更没有想到的是关东军竟然把目光首先瞄向了自己。
在他们奉命让出东北的过程中,日本鬼子的守备部队忽然发起进攻,A只得仓促应战。
从策划到准备、武器装备,再到到人员素质,东北军确确实实跟关东军的小鬼子有一定的差距,更何况关东军已经抢占了先机,在这样的情况下,A师的官兵无心抵抗,仓皇撤退。
A师一支后勤部队,主要是医院和一些伤病员竟然与主力部队失去了联系。
一是因为他们行无定踪,几乎每天都在不停的行走,没有固定的地方,所以给联系他们的部队带来了很大的难处。二是联系的部队,已经被小日本打怕了,严重恐日,加上被营救的部队到处流窜,没有得到有效的接济。
这天下午,他们刚刚到达蓝里县,得知东北军与日军在小青山发生激烈战斗,就急忙赶来,想看看能不能联系上大部队,遗憾的是,他们赶到小青山的时候,战斗已经结束,阻击日军的部队也不知去向,他们只得在蓝里县的台沟屯宿营,想第二天在找找这支部队。
也是赶巧,台沟村的吴天辉在蓝里城护国军的当小队长。这天刚好回家,见到了进驻台沟的137师战士将士,吓得他赶紧脱下自己的那身护国军的黄皮,换上便装,连夜逃回城里。
到县城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护国军的中队长梁启明报告了自己看到的情况。
在那个时候发现这样的情况或提供这样的信息,那就是天大的功劳。日本人的奖金不在话下,更关键的只要事实确凿,中队长升个大队长,小队长升中队长,这是手拿把掐的事情。对这样的机会,他们又岂能放过?
当日军驻蓝里守备队池上少佐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安排两个小队的日军和一个中队的。护国军,在吴天辉的带领下,向台沟进发。
梁继华跟李梦天赶到台沟的时候,日军已经在台沟对137师的溃兵发起了进攻。
由于连续的转战和奔波,137师士兵已经非常疲劳,神经已经麻痹,警惕性非常松懈。所以直到进攻的日军走到眼前的时候,才被哨兵发现,开枪示警。
团长贾明博,赶紧组织部队反击。
此时的台沟屯已经被全部包围,要想冲出去,实在太难了。
敌人不仅封锁了屯子所有的出口。而且把整个屯子围的是水泄不通。
A师这些残存的部队本来就没有什么重武器,唯一的就是挺轻机枪,可是轻轻机枪刚刚开火,就被日军的迫击炮给打掉了。
也怪日军骄横惯了,在进攻的时候也没有留预备部队,更有警卫部队,防止背后被敌人偷袭会骚扰。
看到战场上的情况,梁吉华迅速做出了判断,并明确指示,这次战斗的重点打击是小日本鬼子,对于那些护国军能保留的,尽可能的保留。并把这个决定迅速传达到所有参加战斗的部队。
同时抓住小鬼子顾头不顾尾弱点,向池上少佐发起猛烈的进攻,仅仅一轮下来,池上少佐已经身负重伤,进攻部队遭受的不是突袭,简直就是屠杀。
因为事情突然,两个小队的日军瞬间就被消灭了大半,残存的不足20人,护卫着池上少佐慌忙撤退,那里还管另一路进攻的护国军。
见池上少佐突围,梁继华急忙命令部队对池上少佐进行追击,并一再强调,追击不要过于深入,只是能尽可能的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就可以,就是这样,池上少佐只带着身边的几个人狼狈逃窜
护国军的梁启明中队长正在做自己的春秋大梦的时候,背后忽然枪声大作,进攻的士兵像被割草一样,瞬间倒下了一大片,还没有等他反应过来,第二波的攻击再次发起,在第二波的战斗中,好像对方有意识放自己一马,他的护国军没有再出现伤亡。
这些人别看面对老百姓和土匪的时候,还能吆喝吆喝,颐指气使,腰杆挺得挺直,在火力强大的独立营面前,却是瞬间趴下。没有被打死的赶紧举起双手,把枪放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