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渡劫是故事的另一面7(1 / 2)

平地一声雷,炸开平静的深潭。

五年前致仕归休的林老丞相突然被几方官员联名上书弹劾,洋洋洒洒万余字,痛斥他才力不及、罢软无为,却把持朝政三十余年,大肆贪敛钱财,包庇亲族草菅人命。

参奏中明列的证据林林总总,赫然清晰,牵扯到受贿的数目、涉及的官员一概指证清楚,波及广泛。

就算林老丞相的爱女林菀秋是皇上宠爱的贵妃,在铁证如山的证据面前,皇上亦包庇不得,不能大事化小。

九五至尊动了雷霆之怒,要求御史台务必严查到底,查明几位大臣弹劾的内容是真是假。

皇上爱林菀秋是真,但他更爱自己的王朝。

真龙天子绝不会为了一个女人放任奸佞为非作歹,布下密不透风的党羽危害自己的统治。

真正触碰到皇上的根本利益之时,哪还会有恩爱时的柔情蜜意、说什么听什么。

林菀秋想为自己的父亲求情,却连皇上一面都见不到。

不管她哭得如何声泪俱下,侍卫和宫人都不为所动,坚决不放任她进紫宸殿。

她焦灼得心头戚痛,想找人打点,在这个风声鹤唳的关头又不知该找谁。

翁旭霖看着自己的母亲和外祖家突然遭此劫难,心急如焚。

可他年纪尚轻,平时素不过问官场中的事,导致他现在全然看不懂朝中的局势。

是敌是友,是真是假,各般因果,一团迷雾。

在官场中摸爬滚打,在水里淌一淌,多少会沾点油荤,任凭多清廉的官都是一样。

各大政派心知肚明,面子上装得和气,不捅破这层窗户纸。

到了必须捅破这层窗户纸的时候,犯的肯定不是贪污受贿、草菅人命的事儿,只不过用这两件天怒人怨的事打幌子。

林老丞相五年前便已告老归家,他的得意门生在朝中做官的不过十余人,论植党营私的规模还不够看。

林家只是贪污水潭里一条普通的鱼,比起真正的大贪鱼差之甚远。

有人铁了心要扳倒林家,不惜掀翻大家吃饭的桌子。

表面上看是几个言官联合御史大夫持正不阿,伸张正义。

谁都清楚里面别有内情,绝不简单。他们到底受谁指使,非要打倒式微的林家,不明风云的许多官僚私下议论纷纷。

风起云涌,御史台日夜点灯加紧彻查林家里外的卷宗和人证。

宫里也不太平,林贵妃烦忧家里之事,生了场急病。

平日素来对她嘘寒问暖的皇帝这次不闻不问,只有儿子翁旭霖守在床前。

太医每日问诊三次也不见起色,林贵妃身子亏空得厉害。

出大事的那天清晨,翁旭霖刚起身不久。他还在更衣之际就听见外面沸反盈天。

不等贴身的小太监去打听来什么事儿,带刀侍卫贸然闯进来,不留情面绑走了翁旭霖扔进宗正寺。

被一同关进宗正寺的还有他的母亲林贵妃。

皇上连自己的儿子也绑?林贵妃大惊失色,又气又急,登时咳出一口血喷在泥砖上。

翁旭霖扶住母亲,为她拍背顺气儿。

等林贵妃稍许平复心情,才把前因后果一五一十地道来。

“他们诬陷本宫私用巫蛊之术,诅咒皇上,企图用邪门歪术拯救林家。可娘亲哪会做这种事?

这段时间病得厉害,无暇管顾事务,寝宫里各路人马来来往往,哪个处心积虑的歹人浑水摸鱼,把写了皇上和太子名字的扎小人藏到本宫的床底下。

今天清早一个宫女做清扫的活计发现了这些,立马嚷着将此事报给了皇上跟前儿的桂公公。

混乱中,我瞧宫里的好些宫女太监眼生得很,根本不是我淑宣宫的人!”

言至于此,摆明有人在陷害他们母子俩。到底是谁处心积虑地谋害他们,出招狠辣,非要置人于死地?

母子俩在牢里黯然神伤,想不出个所以然,对幕后主使毫无头绪。

只希望皇上秉公英明,下令严查此事,为他母子俩讨个公道,得见青天。

齐乐安知晓翁旭霖被关进宗正寺已是下午。

一扫前几日的阴霾,她主动找到太后面前询问相关事宜。

薛莲花本不想告诉一个孩子那么多,架不住她一直问东问西。

齐乐安才不相信林贵妃会做出诅咒皇上的事来。

翁旭霖的娘亲美丽又温柔,对小孩子说话总是轻声细气,从没对她和翁旭霖发过火,是个很善良的女人。

冲动之下,齐乐安想去找皇上求情,求他放了翁旭霖和他娘亲。

薛莲花看这孩子被宠得无法无天,该她管的不该她管的,总想插一脚。

她难得严肃一次,正经对齐乐安说:“别以为圣人的恩宠是永恒的。在皇权之下,夫妻、父子都算不得最要紧,全是可以牺牲的东西。

你冒冒然掺和到这次巫蛊之祸来,毫无作用不说,兴许还会把齐大将军牵扯其中,让皇上怀疑他与林家结党营私。”

听完太后这些话,齐乐安先是怔愣,随即眼泪直直夺眶而出。

她为翁旭霖感到悲哀,皇上可是他父亲啊,连儿子也不放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