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的轰然倒塌,如同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在全球移动通信产业链中引发了一场剧烈的连锁反应。
而另一个曾经试图在移动操作系统领域与启明芯“北辰”和未来苹果ioS分庭抗礼的巨头——微软,也在这场大洗牌中,无可避免地迎来了属于它的“滑铁卢”。
2007年末,雷城,微软总部园区。
windows mobile部门所在的办公楼层,气氛压抑得如同西雅图阴雨连绵的天空。曾经人声鼎沸、充满了“改变世界”激情的办公区,如今却显得有些冷清和萧索。
不少工位已经空了出来,剩下的员工脸上也大多带着迷茫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cEo斯蒂夫·鲍尔默刚刚结束了一场与华尔街分析师的电话会议。
会议的内容,自然是关于微软在移动市场的惨淡业绩和令人失望的未来展望。分析师们尖锐的问题和毫不留情的质疑,让一向以“激情四射”着称的鲍尔默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挫败和愤怒。
“为什么?!为什么我们的windows mobile就是干不过那个该死的‘北辰’?!甚至连刚刚发布的iphone都开始抢我们的企业客户了?!”鲍尔默在内部的高管会议上,再次爆发了他标志性的怒吼,声音在空旷的会议室里回荡。
负责windows mobile研发和市场推广的副总裁,一位在微软工作多年的老将,此刻却只能硬着头皮,承受着老板的雷霆之怒。
“老板……我们……我们已经尽力了……”他艰难地解释道,“最新版本的windows mobile 6.5,已经针对触摸操作做了很多优化,界面也重新设计了,我们还联合htc、三星推出了一系列搭载最新系统的旗舰机型……”
“尽力了?!这就是你们尽力的结果?!”鲍尔默指着屏幕上那份最新的市场份额报告,上面的windows mobile的份额曲线,如同自由落体般坠向谷底,已经不足5%!“市场份额还在跌!开发者还在跑!硬件伙伴一个个三心二意!告诉我!这叫尽力了?!”
副总裁的额头上渗出了冷汗,他知道,任何解释在暴怒的老板面前都是苍白的。
事实确实如此。
尽管微软也曾试图通过升级版本、改进界面、拉拢硬件伙伴等方式来挽救windows mobile的颓势,但其根深蒂固的“桌面思维”和陈旧的内核架构,使得它在用户体验、功耗控制、以及对新兴移动应用的支持上,与“北辰”oS和ioS相比,存在着难以逾越的代差。
消费者用脚投票。在体验过“启明·创世”手机那种丝般顺滑的触摸操作和“北辰应用市场”琳琅满目的应用之后,没有人会再愿意忍受windows mobile那卡顿的界面、反人类的操作逻辑和匮乏的应用生态。
硬件伙伴们也纷纷“叛逃”。htc,这家曾经最依赖微软的代工厂商,早已将战略重心全面转向了谷歌的Android平台,并开始秘密研发自己的Sense UI,试图打造差异化体验。三星和LG,则在“北辰阵营”和Android阵营之间“左右逢源”,对于windows mobile,则越来越像是在“应付差事”,推出的机型配置落后,更新缓慢。
就连微软一直引以为傲的企业级市场,也开始出现松动。
一些大型企业客户发现,他们的员工越来越不愿意使用公司配备的、笨重难用的wm手机,反而更青睐于功能强大、应用丰富的“创世”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