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2 / 2)

他看着王弘祚快不行了的样子,心里虽然恨不得一刀宰了他,但表面上还是装出一副温和的样子说:“王侍郎啊,你起来说话吧。”王弘祚一听这话,心里头一暖,赶紧爬起来谢恩说:“谢陛下隆恩,这是臣的奏章。”旁边的郭天阳呢,跟个木头人一样,面无表情地把奏章接过来呈给林小风。</p></p>

林小风翻开奏章一看,脸色立马就沉了下来,把奏章往桌子上一扔。原来啊,这王弘祚是告李邦华的状呢,说他利用发放抚恤金的机会贪污受贿,还侵占民田、偷逃税款,数额巨大到好几千两银子呢!</p></p>

林小风转头就问李邦华:“王侍郎告你贪污抚恤金、偷逃税款,你认不认罪?”李邦华一听这话,赶紧拱手回答说:“臣实在是冤枉啊!”他的脸上写满了无辜和惶恐,仿佛真的被冤枉了一样。</p></p>

林小风又转头问王弘祚:“王侍郎啊,你确定你没有诬告他吗?”王弘祚拍着胸脯发誓说:“千真万确啊陛下!臣愿意用全家的性命来担保!”他的眼神坚定而决绝,仿佛真的对李邦华的罪行深信不疑。</p></p>

王弘祚之所以敢这么肯定地说这些话啊,是因为他亲自去慰问了那些阵亡将士的家属,还跑到顺天府衙门查了李邦华的田产和税籍记录呢!他这么一说啊,群臣就都跟着起哄了:“请陛下严查此事!还李邦华一个清白!”他们一个个面露正义之色,仿佛真的在为李邦华鸣不平一样。</p></p>

然而林小风心里却明白得很:这哪是单纯地要查李邦华啊?分明是想借这个机会削弱皇权嘛!李邦华虽然才当了四个月的首辅,但是和林小风配合得那是相当默契,朝廷的政务处理得井井有条的。这让那些个心怀鬼胎的官员们感到害怕了,他们怕李邦华坐稳了位子之后会更加支持林小风加强皇权,所以就想先把他给扳倒喽!</p></p>

他想了想之后呢,就点了点头,然后看了看站在大殿角落里的公孙遇春,说:“李指挥使啊,朝会结束之后你详细查一下这件事吧!”他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和无奈,仿佛已经对这场无休止的党派之争感到厌倦了。</p></p>

但是啊,这还没完呢!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宋权又站出来说话了:“陛下啊,这件事事关重大,还是请您下令让锦衣卫会同三法司一起审理吧!”林小风一听这话,心里头那个不乐意啊!他本来是想让锦衣卫私下里解决这个问题的,但是三法司会审的话,那事情就闹大了,什么都得摆在明面上了。</p></p>

“请陛下下令让锦衣卫会同三法司一起审理吧!”十几个大臣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请求着。他们的声音响彻整个大殿,仿佛要将林小风的意志彻底击垮。</p></p>

“不行!”林小风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坚决不同意。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坚定和决绝,仿佛已经做好了与这些大臣们抗争到底的准备。</p></p>

但是呢,群臣们却坚持要这么做。他们不相信锦衣卫,因为他们觉得锦衣卫就是皇帝的走狗,不会公正地审理这个案子。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对锦衣卫的不屑和鄙视,仿佛已经将锦衣卫视为了敌人的同伙。</p></p>

林小风被气得火冒三丈,双拳紧握,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他看着那些大臣们,就像看仇人一样。这是他穿越过来之后,让他们陷入困境。</p></p>

然而,就在这时,李岩却站出来提出了不同的意见:“陛下,臣有不同看法。”他的声音虽然不高,但却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坚定。</p></p>

“说来听听。”李自成随口应了一句,但心里已经认定了程鸣和的计划,所以并没有太把李岩的话当回事。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耐烦,仿佛已经厌倦了这种无休止的争论。</p></p>

然而,李岩却并未因此而退缩,他继续说道:“陛下,臣认为咱们应该放弃大名府、郑州、洛阳这些地方。这些地方都是空城,留着也没用。咱们应该集中所有的兵力,分成三路进攻。”</p></p>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决绝与果断,“一路沿着黄河逆流而上,支援大同。大同是山西的门户,绝对不能丢!一旦大同失守,咱们在山西的根基就会动摇。”</p></p>

“一路守住潼关。潼关是关中的门户,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只有守住了潼关,关中才能安稳。咱们不能让明朝军队有机会攻入关中,否则后果不堪设想。”</p></p>

“最后一路南下湖广,牵制住慕容炯然的主力。现在张献忠正在攻打四川,他的后面就是慕容炯然。咱们应该帮他一把,让他能够专心攻打四川。这样一来,咱们就可以形成对明朝的全面压制,让他们顾此失彼。”</p></p>

李岩的话音刚落,整个营帐内都陷入了一片沉寂。将领们纷纷低头沉思,显然都在权衡李岩计划的可行性。而李自成则紧皱着眉头,目光深邃地看着李岩,仿佛在试图从他坚定的眼神中看出这个计划的未来。</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