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珍宝古物出,隐公第十年(2 / 2)

眼尖的鲁隐公,一眼便认出了他。

随后,便邀请他一同就坐。

“且慢!”

“寡人依稀记得与这位小友相识,还不赶快为他松绑!”

“是!”

“再去配一个凳子来!”

“遵命,君上!”

之后,王嘉便顺利的与这三国国君就坐了。

一开始他还感到十分的震惊与尴尬…

但是到了后来,他们便谈笑风生,相互交流对近日事件的意见了。

后来,在癸丑的时候,这三国国君便在名为邓地的地方结盟了,并商量着出兵的日期。

“今日寡人与两位哥哥们相结盟,自知心里踏实了不少。”

“但是…寡人又在想,何不早日出兵攻打宋国?”

“一方面,寡人觉得能够提前窃取相应的情报,从而取得主动权。”

“另一方面,也能给这宋国人来个‘出其不意’,好能迅速获得胜利。”

“寡人不知,二位哥哥们,你们的想法是什么呢?”

“呃…此话有理,此话有理呀。”

“我觉得两位说的都不错,或许可以早日出兵,即使不是真的去攻打,也可以排出一小队人马探查一下情报,这也是合理的。”

就在这三国国君相互交流的时候,在一旁的王嘉,也是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供他们参考。

于是乎,在这之后,他们便各自约定派遣使者进行会合。

到了夏天五月的时候,大臣羽父,先期会合齐僖公、郑庄公去攻打宋国。

六月戊申的时候,鲁隐公在老桃这个地方与齐僖公、郑庄公会合。

壬戌的时候,鲁隐公在菅地打败了宋国的军队。

庚午的时候,郑国的军队攻入了郜地,插上旗帜,宣告成功。

辛未的时候,又通过商议,把这郜地划分到了鲁国的归属下。

庚辰的时候,郑国的军队攻入了防地。

辛巳的时候,把名为防地的地方,归属到了鲁国。

这下子,鲁隐公可开心的不得了。

他甚至举办了一场宴会,盛情邀请这鲁国的大臣们。

在宴会上,他还激动的说道。

“哈哈哈哈哈…”

“如此局势大好,寡人甚是欣慰啊!”

“几日之间,我祖国竟然能得到这么多土地,真的是上天赐予的恩惠啊!”

“寡人希望众爱卿们能够珍视这份成功,与寡人一同继续努力、勤于民政、适时祭祀,与寡人再创更大辉煌!”

“众爱卿们,请与寡人一同举杯共饮吧!”

“遵命,君上!”

“唯愿我路过盛世千秋万代!”

就在这鲁隐公把话说完之际,他便与众大臣一同举杯共饮。

当然,先前与他相识的王嘉,也在其中,共同庆祝这一喜庆的时刻。

看着他们相互配合十分默契的样子,王嘉不禁感慨掌握兵法之术以及合理的时间做出正确的选择的重要性。

君子对这件事情颇有言论,他说。

“郑庄公在这件事上可称得上合乎正道了…”

“用天子的命令讨伐对周朝不恭敬的国家,自己不贪求土地而用以犒劳爵位高于自己的国家。”

“这是得到治理政务的本体了。”

而王嘉呢,也是有着自己的感受。

“郑庄公作的这件事情可真是有利于千秋大业,一举多得的好事啊!”

“他的这一举动既维护了周朝固有的地位,又巩固了盟国的关系,使之更加密切。”

“想必,今后就算有困难,只要不是出现什么严重的信任危机,想必郑国人也能独善其身,永蒙恩惠。”

“也难怪,这郑国人如此信赖郑庄公,和他出众的能力是脱不开干系的。”

蔡国人、卫国人、郕国人,这三个国家的国人,没听从天子命令讨伐宋国。

对于这件事情,王嘉这是批评他们不识大事,没有做出正确的选择,难怪会迫于被动。

在后来,伴随着空间与时间的变化与转换。

秋天七月庚寅的时候,郑国的军队回来了,进入了郊外。

郑国的军队还在郊外时,宋国人、卫国人,便趁此机会偷偷攻入了郑国,给郑国打了个措手不及。

“据可靠情报信息,这郑庄公带领着大批郑国的军队,前往了郊外,此时正值城内力量最薄弱的时候。”

“我们两个国家若是能够联合起来,偷偷偷袭,采用兵法攻破这郑国的城门,岂不是对我们之后的作战有利?”

“说的对,咱们这就行动!”

眼见他们如此下三滥的阴险手段,王嘉铁定是表示十分谴责的。

与此同时,蔡国人也跟在了他们后面,相继进攻了戴国。

这戴国本是小国,根本没有力量应对这宋国、蔡国、卫国三个国家的军队。

很快,这戴国的军队,便拜倒在这三个国家的联军中。

但是,事情是会有突然转变的。

就在这国君的国君本以为国家要灭亡的时候…

突然,只见在八月壬戌的时候,郑庄公率领军队包围了戴地。

紧接着,在癸亥的时候,郑庄公的军队攻下了戴国。

并且,他还率领军队,以一己之力,俘获了这宋国、蔡国、卫国这三个国家的联军。

宋国与卫国的军队已经攻入了郑国了…

但是,他们也只给这蔡国人分配了他们国家很少的兵力,然后便要求这蔡国人攻打下戴国。

如此不负责任的举动,是谁都会生气的。

王嘉,他也是这么想的。

介于这件事情,蔡国人发怒了。

“什么嘛!”

“说好的‘三国同盟’,要形成统一战线,一同攻打郑国。”

“这可倒好,半路上,直接把我蔡国人给扔到了戴国那里,让我们蔡国人去攻打戴国。”

“这难道不是随便找了个理由就把我们蔡国人给支开了?”

“此背信弃义的行为,真的是很难不能让人不生气!”

“我看着宋国与卫国,一开始就瞧不上我们蔡国人。”

“哼,我们蔡国人不干了!”

正因为这三个国家内部不和,策略出现了失误,所以才导致了失败。

而王嘉,对此也深有感触。

后来,在九月戊寅的时候,郑庄公攻入了宋国。

冬天的时候,齐国人、郑国人率军攻入了郕国。

为什么要这么做?

原因就是在于,这郕国不修礼法,忤逆违抗了周天子的命令。

所以出兵攻打,也是合乎情理而不出乎意料的事情。

王嘉呢,在此之中,还与不同的人进行了一系列的交流,有了自己的感悟与理解。

正当他的思绪回到了现实之中,紧接着加紧整理完他所负责那片区域的书籍与竹简后。

他带着他新产生的一系列疑问,便去请教他的老师左丘明了。

随后,便进入了师生问答环节,

而左丘明大师呢,也是放下自己手中的工作,为他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解答。

在此之余,王嘉与他的老师左丘明,还进行了涉及众多领域的交流,并收获了不少的知识。

至于那鲁隐公十一年,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