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0月23日,武汉阳逻港。
江风裹挟着柴油味灌进海关监管区,谢一扬的皮鞋踏过三号泊位潮湿的地面,身后跟着二十辆印有“长江电子“标识的集装箱卡车。浪花拍打着万吨货轮“荣昌号“的钢铁船身,吃水线附近附着着层层叠叠的藤壶,像无数张贪婪的小嘴。
“这批彩电的序列号都处理好了?“谢一扬接过张铁柱递来的平板,屏幕上滚动着五千台“长江牌“彩电的出厂编码。机械臂弹出的全息投影里,每个编码都对应着深圳华强北市场的翻新机——那些贴着索尼商标的二手显像管,此刻正安静躺在集装箱里等待变身“出口创汇产品“。
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着红光:“香港永昌贸易的信用证已到账,离岸公司做了三重背书。“液压关节转动时发出细微的滋滋声,“就是海关那边...“
谢一扬突然抬手。三十米外的查验平台上,穿制服的海关科长正用探测仪扫描某个集装箱。x光图像投映在监控屏上,本该是整齐排列的电视机轮廓,此刻却显示出蜂窝状的杂乱阴影。
“三号箱装的什么?“谢一扬眯起眼。
“砖头。“张铁柱的机械臂调出装货记录,“按您吩咐,每十个货柜混装一个砖头箱。“
海关科长的对讲机突然响起,谢一扬同步监听着频道里的电流杂音:“...三号箱异常,申请开箱查验...“
江面泛起不自然的波纹。谢一扬按下蓝牙耳机:“老周,该你出场了。“
监管区铁门应声而开,穿税务制服的中年男人小跑过来,腋下夹着皱巴巴的公文包。他额头上的胎记在阳光下泛着紫红色,像块永远擦不掉的污渍。
“谢总!“老周喘着粗气递上文件,“这是省国税局特批的出口退税绿色通道批文,但王处长说要亲眼见见货...“
谢一扬从西装内袋抽出信封,指尖在火漆印上轻轻一划。老周瞥见里面露出的澳门葡京酒店筹码,喉结滚动两下。
“告诉王处长。“谢一扬把信封塞进他公文包,“这批彩电是给非洲儿童的教育捐赠,耽误了船期,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要发公函问责的。“
老周小跑向查验平台时,谢一扬转身走向货轮舷梯。甲板阴影里站着个穿船长制服的男人,帽檐压得很低,脖子上有道蜈蚣状的疤痕。
“索马里海盗最近很活跃啊,陈船长。“谢一扬望着江面上盘旋的江鸥,“听说上个月有艘船在亚丁湾被劫,集装箱全沉了?“
陈船长咧嘴一笑,露出镶金的犬齿:“只要保费到位,我的船能在百慕大三角沉三次。“
他们身后突然爆发争吵。查验平台上,海关科长正把探测仪摔在桌上:“这明明是砖头!“老周却挥舞着红头文件,唾沫星子飞溅:“...特事特办懂不懂?耽误了中非友谊你负得起责吗!“
谢一扬的皮鞋踏上舷梯的瞬间,蓝牙耳机里传来张铁柱的机械音:“老板,报关员小吴到码头了。“
“让他去喝那瓶加了料的矿泉水。“谢一扬头也不回地吩咐,“精神病发作需要前兆。“
货轮汽笛鸣响时,监管区突然骚动起来。穿海关制服的年轻人踉跄冲上栈桥,手里挥舞着撕碎的报关单,白纸片像雪片般落入江水。他双眼赤红,突然扯开制服露出胸膛,用指甲在皮肤上抓出血痕。
“我是电子幽灵!“小吴的尖叫压过汽笛声,“代码在吃我的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