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1月4日,澳门横琴赌场拍卖现场。
拍卖厅的灯光刻意调暗,长桌上铺着猩红色绒布,十几位竞标者沉默端坐,手中的号码牌像是即将刺向对手的匕首。谢一扬坐在最后一排,指尖轻敲着桌面,目光扫过前排几个西装革履的背影——香港新鸿基的代表、澳门何家旁支的代理人,以及两家伪装成外资的国资背景买家。
“起拍价,15亿澳门元。”拍卖师敲下木槌,声音在密闭空间里回荡。
前排立刻有人举牌:“16亿。”
“17亿。”
“18亿!”
竞价声此起彼伏,谢一扬却纹丝不动。他微微侧头,对蓝牙耳机低声道:“b组准备。”
耳机里传来键盘敲击声,张铁柱的机械音冰冷回应:“离岸账户资金已就位,瑞士银行通道畅通。”
此时,价格已飙升至22亿。前排的香港代表额头渗汗,澳门何家的代理人则冷笑一声,直接喊出:“25亿!”
场内一片哗然。拍卖师刚要落槌,角落里突然站起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用蹩脚的中文报价:“26亿。”
众人愕然——这是从未露面的“欧洲博彩联合体”代表,实则是谢一扬通过开曼群岛注册的壳公司操控的傀儡。
“27亿!”何家代理人咬牙加价。
“28亿。”另一侧又站起一个东南亚面孔的买家,这是谢一扬安排的第二家离岸公司。
竞价陷入胶着,价格被推高至30亿。就在拍卖师即将宣布成交时,谢一扬终于缓缓抬手:“31亿。”
全场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