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终试(1 / 2)

终试

终试</p>

“这么说来,林老师是终试的考官之一喽?”</p>

电话里,刘艺菲揶揄道。</p>

“小刘同学记得保密哦,我可就只给你说了。”林楠装腔作势着。</p>

“没开玩笑?”</p>

“没有!”林楠回答的果断。</p>

“不愧是你,我会保密的。好像我们剧组就有人去参加复试了。”刘艺菲清脆地说着。</p>

“谁啊?”</p>

“演郭襄的演员。”</p>

林楠脑子一震,想到是谁了,杨蜜!但今天的名册好像没她。</p>

“有点印象,之前去探你班好像见过一面,但今天没看到她,估计是在后面。”</p>

到了口试环节,也就是评审和学生聊聊天,问一下常识性问题。林楠这才明白,杨蜜刚刚的歌曲后面跑调了。</p>

这就是有跟脚的好处,不过审都会告诉你原因,不会让你一次次地去碰运气。</p>

老人家一本正经地教育林楠,后者只能唾面自干,低头认错。</p>

《隐入尘烟》版权交易到账了,公司财务很忙,一些手续还要林楠签字。</p>

终试,不再像前两轮一样卡的那么死,而是给了考生一定空间自由发挥。</p>

第二次申请的上映许可,没出意外,总局给通过了,剩下的就是定好上映日期以及前期的宣传。</p>

“谢谢林导。”</p>

几个老师点了点头,隐晦地笑了笑。</p>

轮到抽题表演时,她抽到了歌曲《南泥湾》,林楠对这些歌没什么兴趣,但听得也仔细。</p>

当天下午,就开始给《隐入尘烟》动手术。</p>

一组人出了考场,有老师说了句,“312号学生很不错,唱歌跑调了也硬给圆了回来,心态很好,履历很精彩……”</p>

林楠是终试考官之一的消息传开了。</p>

终试日期临近,有好几个老师偶遇了林楠,最后聊着聊着就说到了那谁谁谁,都是朋友的儿女亲戚之类,正好也要参加终试……</p>

杨蜜听到林楠问话,瞬间提了提精神,“已经杀青了,我的戏份不多,剧组也快杀青了,林导。”</p>

林楠坐在韩三坪的办公室,《隐入尘烟》需要删减一下,某些镜头拍的太细了。</p>

扫了一眼其他老师给的分数,都不低,要是没记错的话,这位确实是艺考第一名哦。</p>

林楠能接受这个结果,这已经是个好消息了,剪就剪呗。</p>

没人会说一个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不配成为艺考考官之一,反而都在夸电影学院的创新和开放。</p>

“这些剪掉,就没问题了。”韩三坪很肯定地说。</p>

翻阅杨蜜初试复试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的,即使唱歌跑了调,但也不会影响她的成绩,结局注定是好的。</p>

“田老,我觉得吧,这事就不该喊我,我身子骨弱,哪能抗得起这担子,打辅助都虚。”林楠跟在一群人后面,一脸无奈地说着。</p>

这是终试以来,林楠第一次参与口试环节,几个老师还愣了下,原本都以为林楠不准备参与这个环节,准备偷懒只打分呢。</p>

“是没怎么唱过歌……”,杨蜜答道。</p>

林楠注意到了张晓斐,普普通通的女生,很认真地在唱歌,状态算出色的,比很多人放松的多。</p>

林楠刚闲下来,就有电话打到了学校,奥运开幕式要征集创意方案!</p>

千禧年来最重大的国际赛事,就是08的奥运会。卯足了劲,就等这一回。</p>

同意了中影的提议,林楠对国内票房本来就不太有信心。这种故事题材,市场一般只会把口碑和夸赞给你,票房除外。</p>

林楠在电话里听到了刘母的声音,挺温和的,好像说了一句,“是林楠?”然后就没再催刘艺菲早点睡了。</p>

林楠虽然年纪小,但从成绩上讲,满足入围的要求,甚至排名在前列。</p>

国内大大小小的导演,尤其是文艺圈的,都收到了邀请。</p>

一个高点的分数是跑不掉的,林楠也落笔给了高分,她的应变能力强,基础很扎实,可能是从小进组的原因,台风很稳,一点不怯场,这就显得很突出。</p>

终试评审名单里,林楠排在最后一个,他负责参与打分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有种手里拿刀的感觉。</p>

二号下午,林楠按要求参加终试会议,领导在上面讲了要求和准则。</p>

“谢谢林导。”杨蜜露出了笑容。</p>

上映时间最后定在七月一日。</p>

这批学生功夫扎实的不少,凭实力碾压了你,你也没话说。</p>

其他人都点头,能演《神雕》的配角,已经说明了问题。</p>

过与不过都以短信、电话和邮件的形式通知到位。</p>

照旧,聊了一个多小时,林楠结束话题,催促刘艺菲早点休息。</p>

复试第二天,林楠见到了刘艺菲口中的同剧组演员,杨蜜。</p>

和杨蜜同组的就有张晓斐,一位很努力的东北姑娘。</p>

刚刚在放映室看了一遍,需要剪掉七八分钟,好在不影响主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