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雀跃脉析风痰上扰
杭城的清晨,阳光试图冲破云层的束缚,几缕光线透过百叶窗的缝隙,稀稀落落地洒在仁济堂的诊室里。这原本该是充满希望的一刻,然而,“咣当!”一声突兀的脆响,瞬间打破了宁静。张建国老人颤抖的手没能端稳茶盏,茶盏重重地摔在地上,瓷片如雪花般飞溅开来。
程野原本正站在一旁查看资料,听到声响后,眉头瞬间皱成了个“川”字。他迅速蹲下身子,眼神锐利地捡起散落的药片。在日光灯下,“氢氧化铝”的“铝”字居然呈现出镜像反字,这一异常现象让他瞳孔微微收缩。“这不对劲!”他低声自语,声音里透着警觉。程野心里清楚,正规药厂绝不会出现这种低级错误,背后一定有人在捣鬼。他毫不犹豫地掏出手机,快速拍了照片,发给药监局的哥们老陈,“老陈!这他妈是地下作坊印的字模!”发完消息,程野紧紧握着手机,眼神中透露出愤怒与期待,他恨不得立刻揪出背后的黑手,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苏怀瑾一直专注地为张建国老人把脉,三指稳稳地扣在老人腕间。指腹下的脉搏跳动得极不规律,突突乱跳,仿佛一只被困住的、受惊的麻雀,拼命地撞击着牢笼。她的眉头越皱越紧,额头上甚至出现了几道细纹,眼神中满是凝重。监护仪上,心率显示为132次\/分,这已经远超正常范围。而当她看到周氏药业监控视频里那批问题药的生产日期——2023年1月32日时,心中的疑惑达到了顶点。“怎么会有不存在的日期?这背后肯定有一个巨大的阴谋!”苏怀瑾在心中暗自思索,各种线索如同乱麻般在她脑海中飞速旋转,她试图找到那根能解开谜团的线头。
清晨6:45,仁济堂二楼特需诊室里,消毒水的气味和天麻的苦香相互交织,弥漫在空气中。张建国老人身形瘦弱,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他吹倒。他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每一道皱纹都像是一段沧桑的故事。老人颤巍巍地掏出一摞病历,袖口露出的腕表是二十年前的上海牌,表面裂痕纵横交错,宛如一张破碎的蜘蛛网,见证着时光的流逝。“苏、苏大夫,他们说我吃奥美拉唑吃的……”老人声音颤抖,带着浓浓的安徽口音,眼中满是无助,就像在黑暗中迷失方向的羔羊。
“张建国,63岁,周氏药业前质检科长。”程野一边翻着档案,一边大声念道。当看到档案中的某条记录时,他忍不住爆了句粗口,“卧槽!十五年前你就举报过他们用发霉黄芪?”听到这话,老人浑浊的眼球猛地收缩,脸上的肌肉也跟着抽搐了一下,神情变得异常紧张。“那天暴雨……库房监控突然坏了……后来我就开始手抖……”老人左手死死掐住右腕,指甲深深陷进肉里,似乎想用这种疼痛来压抑内心的恐惧和愤怒。苏怀瑾看着老人的动作,心中泛起一丝怜悯,同时也更加笃定,这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而老人一定知道很多关键信息。
苏怀瑾走上前,动作轻柔地掀开老人后衣领,只见风池穴处两个紫红色结节鼓得像甲虫,十分显眼。她心中一凛,掏出手机扫码药盒,药品追溯码跳出的生产批次竟是“tS - 132”,与老人脉搏频率完全一致!这个发现让她心头一震,原本就复杂的局面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先扎风池!”苏怀瑾果断下令,迅速拧开丹参酮注射液(国药准字h)。然而,针尖刚抵穴位,老人突然像癫痫患者一样剧烈抽搐起来,身体不受控制地扭动。程野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过去,用尽全力扣住老人,防止他伤到自己。与此同时,监护仪上的铝离子浓度像火箭一样飙升到200μg\/L,超标整整八倍!“按住他!”苏怀瑾大喊,额头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她迅速将银针转向百会穴,紧接着,三棱针“噗”地刺破耳尖。黑血顺着耳垂滴进试管,拿到质谱仪一测,铝含量高达800μg\/dL!苏怀瑾看着检测结果,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这些人居然为了利益,如此丧心病狂,拿老人的生命当儿戏,必须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为了救治老人,众人迅速展开行动,可没想到遭遇了重重危机。药房老刘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手里捏着煅磁石,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苏大夫,这包磁石吸铁屑量不够啊!”《中国药典》规定含铁量≥45%,可眼前这堆灰扑扑的石头,连吸起大头针都费劲。苏怀瑾皱着眉头,心中暗叫不好,这肯定不是巧合,一定是有人故意在关键时候破坏,想要阻止他们救治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