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秽乱后宫(1 / 2)

一般人听到这么个问题,怎么都要吓得跪下,但陆令仪倒是很淡定。

“回娘娘的话,我不过是一个女官,哪里敢妄议储君之事?娘娘可是想问,是聪明的人适合做储君,还是仁慈的人适合做储君?”

香君笑了笑,点头,“是,本宫想知道,如果你是百姓,你是想要一个仁慈的君主,还是要一个聪明的君主?”

“奴婢想要一个仁慈又聪明的。”

“只能选一个。”香君想了想,决定问得极限一些,“你是要聪明却道德败坏的,还是仁慈却无能的君主?”

陆令仪没有犹豫,回答道:“若只能二选一,奴婢宁可主子聪明却道德败坏。”

“为何?”

“聪明却道德败坏,就算破坏这天下,也有个限度,但仁慈却无能,兴许能毁了江山社稷。”

香君这还是第一次听陆令仪讲这些,便想多问几句。

“可天下人不都想要仁君么?”

“娘娘,普通人可以做错事,但天子却不能做错事。普通人犯错,顶多是一家人遭殃,天子犯错,哪怕是只有千分之一的人倒霉,那也有十数万人生不如死。”

陆令仪紧接着又和香君说了几个从古至今的故事。

“宋襄公以仁义自居,在泓水之战中坚持‘不击半渡’、‘不伤老弱’,拒绝趁楚军渡河时进攻。结果宋军大败,从此之后国力衰微,成为后世笑柄;

西汉元帝刘奭,尊儒抑法,废除汉宣帝‘霸王道杂之’的治国策略,推崇‘以仁治国’,却导致吏治松散,让外戚史高与宦官弘恭、石显等人专权,边疆防御逐渐瓦解,这才为后来王莽篡汉埋下隐患。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价,元帝柔仁,汉业遂衰。奴婢觉得很是中肯。”

香君听得有些入神。“这么说来,一个仁慈的人,是做不好皇帝的。”

“那倒也不一定。”陆令仪道。

“不是你刚刚与本宫说的么?”

“娘娘,那是您非要让我二选一,可事实上,能不能做一个好皇帝,与皇帝本身的才能并无关系;

有的皇帝,如唐德宗李适,锐意改革,励精图治,强行削藩引发四镇之乱与泾原兵变,长安一度被叛军攻陷,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可见一个朝代的痼疾超越了皇帝的个人能力,就是想当好皇帝,也改变不了帝国衰微的命运;

有的皇帝,如汉惠帝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己,因目睹吕后残害戚夫人而抑郁,导致外戚专权,吕后掌握朝廷。可是百姓却因为吕后的政策,得以从秦末战乱中恢复。史载‘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陆令仪的这段话,倒是让香君来了极大的兴趣。

“你觉得,吕后专权是好事?”

“娘娘,好坏是要看站在谁的立场来评价的。若我是汉朝的百姓,比起活在武帝的时代,我更愿意活在吕后的时代。”

香君想了想,又问:“那你觉得,从历史的角度来评断,是吕后好,还是武帝好?”

“奴婢不敢妄言。只是,奴婢读史书,时常觉得,历史吊诡。除了那么几个雄主、名臣,能挽大厦于将倾,大多数的帝王将相,都敌不过历史的滚滚车轮,谁当皇帝似乎也没有那么重要。所有人不过是在特定的时间,做着自以为对的事情,功过是非,只有千古之后才能评断。所以娘娘也不必烦心怎样才算是好的君王,娘娘只需用娘娘的方式,做娘娘应该做的事情,只求不愧于心,无愧于天下便好。”

香君因着陆令仪的这番话,轻松了不少。

她忍不住笑了笑,柔声问道:“你很懂历史?”

“在家时,奴婢喜欢读史书,幼年时,也曾立志要做大齐的班昭,只可惜,本朝的风气,对女子诸多管束。即便是我父亲算得上开明,也觉得女子非要嫁人不可。嫁人之后,夫家不喜我着书,所以,到底是荒废了多年,学问已经许久没有进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