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年代文里的父亲11(2 / 2)

正当安宁思绪飘飞的时候,小舅子又凑了过来,小声对安宁说:“姐夫,你上次给姐带的那种城里的糖还有吗?再给我些呗。”

安宁无奈地笑了笑,还没来得及回答,媳妇王翠花就拉着小舅子说道:“弟啊,你姐夫这次带的东西够多啦,还有大白兔奶糖,别总是惦记着,”小舅子哼了一声转身走开。

得了十多岁了还是这个样子,不高兴了还得哄。

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喧闹声,原来是村里的几个小孩在玩闹。安宁看着他们充满活力的样子,不禁想起自己小时候。

突然,天空渐渐暗了下来,乌云密布,看样子是要下雨了。

安宁意识到得赶紧回家,不然路不好走。他向岳父岳母告辞,岳母虽有些不舍,但也不好强留。

看着二老满脸沧桑的脸庞,又有点于心不忍,二老送我们到路口,我从口袋里摸出了20块钱递给丈母娘,娘,你拿去买点好吃的补补身体,别送了,快回去吧,有空我带翠花来看你们。

看着老人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心里不是个滋味,看着丈母娘也没那么极品,因为自己不是原主,还得多走动才知道品德。

安宁和媳妇踏上归途,背着空空的背筐。王翠花挽着安宁的胳膊说:“当家的,今天多亏了你,不然又要受气。”

安宁笑着拍了拍她的手:“咱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几人迎着即将到来的风雨,慢慢向着家的方向走去,身后的陶家湾逐渐变得模糊。

此时的丈母娘家,妈,你怎么不留姐夫他们在家里住一晚,行了,你打什么主意我还不知道。

你不就想去他们村里进厂吗?你又不想想,村里那么多朋友,个个都想去,别人又不是傻子,你看谁进去了?

以后别打那些歪主意,说不定别人还念一点你的好。

刚到家不久,雨便倾盆而下。安宁站在门口望着外面如注的雨水,心中默默庆幸及时赶回来了。

媳妇去把房间柜子上的礼物带上,我小妹她们回来了,去老房子吃晚饭。

安宁照样去厨房炕上拿上一只风干野鸡。

在米缸里拿了十斤大米在布这里面,过年嘛孝敬老爷子,也要给小的做个榜样。

安宁和媳妇小孩带着礼物朝着老房子走去。

一路上,雨虽然停了,但道路泥泞。

到达老房子后,小妹一家已经到了。看到安宁夫妇,小妹的孩子欢快地跑过来喊舅舅舅妈。

小妹,妹夫,你们来了,二哥快进来坐。

妹夫是在城里机械厂上班的。

下雨了,我还以为你们不回来了。

哪里不回来?一大家子人。

大哥,大嫂,这是我给爸的一点心意,你们收着吧。

给老爷子买了一匹布,还要麻烦到时候你有空给爹做一下。

有空我就给爹做,谢谢你,二弟。

二舅,青山都长这么大了,是啊,明年读初二了,时间过得好快,是啊!

没多久,三弟带着全家老小也来了,众人又是一阵寒暄。

招娣你头发上的发圈在哪里买的?真好看。

表姐,这是我爸买的。

燕玲来,是你二舅买的,每人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