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军婚里的炮灰媳妇13(1 / 2)

闺女,你说今年的庄稼奇不奇怪?怎么个奇怪了?说来听听?按照你给我的书上那样堆肥的方法种出来的庄稼很好。

爸,收成很好难道不好吗?不是不好,是太好了感觉不真实,我一直都还云里雾里的,感觉天上掉馅饼了。

还有半个月地里的庄稼就成熟了,我每天都要去地里转几次,看见田里压弯了沉甸甸的稻子,总觉得像做梦一样。

爸,这就是事实,付出了总有收获,你带着全村人堆肥那么辛苦,现在不就有成果了吗?也是,我还纠结个什么劲呢?村民得到实惠才是最重要的。

我建议你应该向公社报告一下,粮食这么高的产量肯定瞒不住,高产粮食每个人都想要,报告上去了,避免不少麻烦。

父亲听了女儿的话,觉得很有道理。第二天,他便整理了材料前往公社汇报。公社领导听闻后十分重视,立马组织人员前来考察。

当看到那一片丰收在望的庄稼时,众人皆露出惊叹之色。然而,其中一位专家却眉头紧皱。经过一番细致检查后,他面色凝重地说道:“这庄稼看似高产,但基因有些不稳定,可能存在未知风险。”这话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原本兴高采烈的村民们顿时愣住了。

但这位父亲却坚定地说:“不管怎样,这都是我们辛勤劳作的成果,只要科学管理,也许就能解决潜在问题。”于是,他请求公社给予技术支持,并表示愿意配合研究。公社领导被他的真诚所打动,答应了他的请求。

随后一段时间,村里迎来了许多农业专家,大家齐心协力探索这种高产庄稼背后的秘密,期望能够真正实现粮食的稳定高产,造福更多百姓。

反正高产两种安宁是拿出来了,怎么样去分配或者进一步研究就不关她的事。

安宁今天出月子了,意味着谭绍辰要她搬去部队家属院里面住了,没办法,不可能一直待在娘家吧,不愿意也得跟着去。

安宁抱着孩子坐上了谭绍辰派来接她的车。一路上,她望着窗外熟悉的景色渐渐远去,心中满是惆怅。到了部队家属院,谭绍辰早已准备好了一切。他接过孩子,眼神里透着一丝温柔。

在家属院里,安宁发现这里的生活和村子里截然不同。周围的军嫂们好奇地打量着她,看着那些熟悉的面孔,好的,坏的都一一在她脑海里闪过,让她有些不自在。

安宁,你回来了,刘嫂子,你们在这里唠嗑,是啊,吃饱饭了没事干,大家都在这里聊天。

听说你生了双胞胎,刘嫂子和以前的原主比较说来,这是一个唯一和原主说得上话的人,一样的没脑子,经常和家属院的人吵架,别人都在背地里说她们两个傻逼,聊在一起也是爱屋及乌。

我看看哪个是老大?绍辰手里抱着的是老大,你抱的是老二,我看看,哟,长这么大了,白白胖胖的,你看他睡得可香了,我们说话都没吵醒他,他们两兄弟都贪睡。

和安宁有各节的军属在旁边嘀嘀咕咕的说生双胞胎有什么了不起,好像只有她生双胞胎一样,显摆个什么劲,现在安宁已经换心子了,懒得和这帮人计较。

众家属都听到了这句话,都觉得还很有理,谁叫原主把这些人都得罪那个遍。

谭绍辰察觉到她的情绪,轻声安慰道:“慢慢就习惯了。”

不要像以前一样,遇到点小事和军属们大吵大闹,放心,只要你有理我都站在你这边,阿宁觉得老脸一红关她什么事?那些都是原主做的,凭什么他的锅要我来背?

刘嫂子我走了,有空来家里坐。

现在谭绍辰住的是家属院的三楼,以前本来是住平房的,原主要死要活的要住楼房,让潭绍辰没办法才和战友换来这套房子才平息了那场风波。

如果是安宁肯定不会换这个房子,上下楼不方便,而且人多眼杂。

这套房子有两室一厅,把两个儿子放在床上,看着他们还在呼呼大睡,安宁把带来的包裹打开,把衣服拿了出来整理好放进柜子里。

又把房间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家里很久没人住了,到处是灰尘。

媳妇,还有什么事要做吗?我来做,洗两个小家伙的衣服你会洗吗?你一个大男人去洗衣服,家属院的人会不会笑话你?

笑话我什么?我给儿子洗衣服不是名正言顺吗?我一直都没有做到一个父亲的责任,出任务回来,他们就出来了,你辛苦了,我想好好弥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