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玉蛟说的甲木萨和绿度母都是藏族人民对文成公主的尊称。
当年文成公主嫁到吐蕃王国和亲,人们常说什么促进文化交流,推动佛教发展,增进汉藏友谊,这些都对。
可文成公主之所以广受当时吐蕃人民的爱戴,最主要的原因是文成公主深入到藏民中间,改善了藏民的生活方式。
文成公主带去了茶叶,对于以肉食为主的藏族牧民来说,茶可以去膻解腻、补充水分和维生素,奶茶渣还能用来喂牲畜,解决了饮食与健康的重大问题,改变了藏区人民的生活习惯。
加上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大量中原的文化典籍、生产技术等,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让藏族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这种对整个民族发展的贡献使她在藏族人民心中有着极高的地位。
而海玉蛟的一个计策,让两国罢兵,使很多人避免生灵涂炭,从某种意义上说,说她是活菩萨也不为过。
海玉蛟这么说,满朝文武怎么想,吾古耐不管,他的随从听懂了,不会怪罪自己随便使用五彩哈达就好。
本来听说那个计策出自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之手,吾古耐是不信的。甚至于吾古耐后悔了,为啥被一个小孩牵着鼻子走?
可通过这一番交流,吾古耐服了,这小孩儿真不简单。她的主意打败了我,不仅没有洋洋自得,还处处为我着想。
吾古耐在心里点了点头:嗯!看来也就这个孩子才能有如此精妙的计谋!
那么海玉蛟到底出的什么样的计谋?这要从宗青分封方国说起。
当年宗青带领小子营,利用小伙伴们的轻功和出其不意,可以说在敌人阵营里炸开了花。
当时敌人入侵的主要是现在的云贵川和两广,那边山川河流较多,人烟相对稀少,有好多的无人区,便于宗青他们突袭后隐蔽起来。
加上五千铁骑冲破敌军前线,纵深插入,快进快出。紧跟着五万铁骑和黄冼珺又带着大兵压境,而老皇上宗鸿带过去的残部又在敌人内部捣乱,才使得敌军内部不和,最终一家反王撤兵,引起多米诺效应,敌军全线崩溃。
在敌军撤兵的时候,宗青派出所有的小伙伴通知各部,不要心慈手软,狠狠的追杀敌军,打到他们胆战心惊,让他们永远都不敢再来。
老皇帝死在了前线,数十万将士和当地人民被害,大祥帝国的将士们恨透了这些番兵番将,憋着劲为亲人报仇。
宗青一声令下,狠狠的追杀,不留一个活口,打的十几个番国几乎全军覆没。
最后一直打到十几个番国递交降书顺表,并且各个番国绑着他们的番王来求和,宗青才同意暂时罢兵。
一是为了震慑番国,也是为了奖励小子营的兄弟,宗青在西南地区分割出五十个方国,每个方国的面积相当于当时的一个县。
宗青承诺,这些地方永远归他的兄弟们,他的兄弟们可以世世代代统治这些方国。
当那些番国听说小子营的将军直接留在了西南,更是吓的找这些方国小王求好。
威震了西南,宗青又带着小子营剩下的兄弟,带领二十万铁骑,从西南到西北,又转战东北,平定了一些小国,建立了一百五十个方国,又留下一百五十个兄弟。
一路征战,这些孩子已经成人,都成了能征惯战的将军。宗青让他们做方国国王,等于把边疆交给了兄弟们镇守,可以说万无一失。
回来后,宗青又把剩下的兄弟封为侯爵,让他们去地方做官,也等于给了每个人一块封地。
这样一来,全国有他三百个把兄弟,相当于所有的地盘都是他的心腹。
后来宗青怕他们手握重兵,将来会起反心,又颁了一道圣旨,以减轻兄弟们负担为由,每个方国养兵不得超过一万。
不过宗青要求方国都要养精兵,以一抵十的精兵。
看上去一万精兵太少,可整个西南加一起就是五十万精兵,全国就是三百万精兵。加上朝廷的军队,整个大祥帝国精兵过千万,是不可想象的数字。
西南平叛之后,大祥帝国一直国泰民安,宗青觉得养兵是个负担,开始精简王朝军队,把王朝军队缩减到一百万,有些地方根本没兵,有事就让方国和侯爷出兵。
西南边境附近的小国都服了,可远离边境的乌梁国却发展壮大起来。
听说大祥帝国削减军力,吾古耐觉得机会难得,发兵一百万,分三路进军中原。
同时,乌梁国还调集二十万水军,打算从西南沿海登陆。
沿海地区没有方国,都是朝廷的军队,由于精简士兵,地方官怕一旦有战事,士兵不够用,一边不松懈的操练军队,一边组织民军义勇。
果然,乌梁国的水军登陆受阻,损失惨重,加上大祥帝国也有战船,经常劫夺敌人的物资,吾古耐不得不撤回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