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进了皇宫没啥好处,而且海玉蛟知道,进了皇宫,自己就永远走不了了。
原来只是个大内侍卫的头,护国大将军也是虚衔儿,哪天不想干了,大不了撒个谎,就说自己要远嫁。
现在不行了,转眼的功夫成了皇贵妃,一旦宗青死了,没有新君继位,宗青死了皇后,却一直未立新后。
也就是说,宗青死了,国无新君,又没有皇后主持后宫,皇宫里的皇妃贵人都加不上太字,而没有太字的皇妃都不允许离开皇宫。
海玉蛟在心里暗自埋怨父亲:老爹爹,您也是,这明明就是个昏君,您咋说他是个有为的明君?
海空手捋长髯,给海玉蛟讲了宗青的过去。
提起宗青,年轻之时,那可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武艺高强,文高八斗,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公认的经天纬地之才。
十一岁立为太子,第二年父皇亲征西南藩国,平定叛乱,十二岁的宗青受命监国。
这小宗青,别看年龄小,又是第一次监国,却做了很多经天纬地的大事。
大祥帝国历经十一帝,虽然国泰民安,国富民强,却在十二帝宗鸿时,崛起一批权高位重的重臣。
大将军何广胜,丞相张天府,兵部尚书赵靖忠,吏部尚书邱楚鸿,首席谏议大夫邝海铭,当朝太师高隶,这六个人都是三朝元老,手握重权,深得宗鸿信任。
平时六个人做事严谨,助宗鸿勤理朝政,看上去尽心尽责,深得国王和满朝文武的喜欢和爱戴。
虽说跟皇帝关系不错,这六个老头却和宗青矛盾重重,几乎达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
事情要从宗青被立太子,老国王宗鸿大摆筵席说起。
东宫太子新立,大臣们来祝贺,能空着手么?肯定不能。
有送字画的,有送古玩的,有送宝马良驹的,也有送稀世宝刃的。
唯独这六位,什么都没送,每人还给太子写下一句话。
也不是什么金玉良言,就是一些鼓励的话,还有就是警示他不要骄傲,未来任重道远什么的。
宗青很不开心,倒不是因为没有礼物,而是觉得六个老东西倚老卖老。
最让宗青不放心的,是这六个人位高权重,把持着朝廷的权利中心。权利中心和睦齐心倒不是坏事,可六个人不送礼物,不说祝贺的话,这就让宗青难受了。
太子就是未来的皇帝,威望是第一位的,树立威望更是第一位的。
你们可倒好,啥也不送没关系,太子不缺钱,可你们不能倚老卖老,到这来指手画脚是不是?
太子宗青特别不高兴,找人商量。
找谁呀?小兄弟。
宗青有三百多个兄弟,却都不是皇子,宗青是独苗,没亲兄弟。
宗鸿考虑到自己家三代单传了,这根苗金贵,从他出生那天就给他四处寻找伙伴。
听说给皇子找小伙伴,刚开始大臣们都把公子往皇帝身边送。
皇上不想要,皇上心说:我为啥给我儿子找兄弟?不就是防备有人暗害么?你们的孩子送进来,就算你们无心加害,就算你们没那个狗胆,可你们的儿子和我儿子混成哥们,将来我儿子长大了,继承皇位,万一被你们控制了咋整?
可大臣们的面子不能驳,更不能让大臣们觉得不信任他们,宗鸿有办法,安排亲信去外面散布谣言,说皇上找小孩进宫,其实是给小皇子挡枪试毒。
这一下,大臣们都慌了,大臣们家里的孩子开始装病,各种病,有的病太医都没听说过。
大臣们跪着痛哭流涕,说自己家的孩子不争气,没福分,还说他们去民间找。
皇上心里知道咋回事,假装安慰大臣:“列位爱卿,你们也挺辛苦的,孩子又病了,还想着皇子,朕于心不安。
给皇子找玩伴的事,你们就不用操心了,孤也是梦里受到神仙指引,才想到给皇子找伙伴。
列位爱卿的公子有恙,朕深感不安和惋惜。
昨晚神仙又来了,告诉朕不必担心,他老人家会送小孩进宫,也会为朕的爱卿们的公子治病。”
真有神仙么?没有,那谁帮他找小孩子?宗鸿有自己的办法,颁了道圣旨,给服役超过七年的老兵放假一年,让他们回乡省亲。
宗鸿又安排他的亲卫队找到这些老兵,给他们钱,让他们寻找和小皇子年龄差不多的孩子回来。
卫士们反复强调:第一保密,第二孩子不是来当太监的,第三相中的留下来,家里人享受荣华富贵。第四,没相中的给钱送返乡里。
士兵们问什么条件,卫士告诉他们就一个条件:你们觉得可以给你们当儿子就行。
就这样,宗鸿给儿子选了六百个玩伴,陪读书,陪练武。那时宗青才3岁,六百个人经常淘汰更新。
等到了宗青八岁的时候,宗鸿让宗青自己淘汰,自己选择,最后定下来三百个玩伴,可以说都是跟宗青情投意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