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日起,绾绾你就跟着嬷嬷学学礼仪规矩。”苏国公吩咐苏辞,“定王妃最会挑人错处,你谨慎些,别叫她抓住把柄。”
老夫人也出声提醒她,“定王府里还有个老夫人,赵胤的祖母,年轻时候随老将军上阵杀敌,出生入死,最看不惯我们这些金窝银窝里娇养的小娘子,你到了定王府,多注意些,别将人得罪了。”
苏辞一一记在心里,“是,绾绾记下了。”
大局已定,老夫人寻个借口,将人遣走,“夜深了,你们都回去罢,绾绾留下。”
众人知晓老夫人是要单独嘱咐苏辞,没有磨蹭,拜别老夫人后,一一回了各院。
“老夫人累了吧。”桂嬷嬷见人走完,才进门,搀扶老夫人往寝室走。
底下的丫鬟很快搬来圆凳放在床边,请苏辞坐下。
老夫人脱了外裳鞋袜,舒舒服服靠在床头,开门见山问苏辞,“绾绾,今日从接过圣旨到现在,你就是这般云淡风轻模样,你同祖母说实话,这桩婚,你如何想的?”
老夫人心里明白此事已是板上钉钉,只能摸清苏辞的真正想法,然后想办法保全她。
苏辞还是温柔地笑笑,捂住老夫人的手,轻声回答,“祖母,我一开始不愿意。”
“您看啊,赵胤自幼驻守北疆,二十四年来,这是第二次回京,陛下的意思,肯定让我随他去北疆,我舍不得您。”
这是实话,别说苏辞,就是任何一个女子都不愿背井离乡。
老夫人当然也舍不得,满目慈爱又心疼地望着她,“还有呢?”
“还有,”苏辞难得露出神伤之色,苦涩道,“我也害怕,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刀剑无眼,我害怕赵胤出事。”
“他若遭遇不测,我当如何自处,国公府又该如何立世。”
想到赵家之事,苏辞整个人悲伤起来,连声音都苍白无力,“赵家满门忠烈,赵老将军与其三子,为了大晋,抗击羌族,全部战死疆场。”
“祖母,”苏辞眼里泪光闪烁,她道,“赵家的担子太重,我怕我,撑不起来。我怕,愧对赵老将军。”
“好孩子。”老夫人将她搂在怀里,沉痛的记忆被掀起,她也忍不住红了眼。
赵老将军是与先帝一起打江山的开国功臣,是整个大晋唯一的异姓王,先帝赐做“定王”——安定北疆之王,世代承袭。
他为大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家族后代更是英勇无畏,前赴后继。
只为先帝那句——“封修,北疆,交给你了。”
赵家世代,用命筑起北疆长城,抵御羌蛮无数次攻击。
赵家,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更无愧于先帝!
想到伤心事,老夫人声音也哑了,小声问,“那赵胤呢,不说赵家,只说赵胤。”
伏在老夫人怀里,苏辞等鼻尖酸涩散去才道,“祖母,他很好,我现在想明白了,我嫁何人都是嫁,嫁给赵胤总比嫁给其他人强。”
“你说说,他哪里好。”
“他,”苏辞仔细思考,只说了两句,“他有本事,有担当。”这就够了,其他东西对他而言,可有可无,或许,他也不稀罕。
老夫人的心,彻底放回肚子里,用力抱紧苏辞,嘴里不断重复,“绾绾,有你这句话就够了,有你这句话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