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听着她说这样的话,心里烦躁,不耐烦问她,“你娘家那边,上月来信了吧?
“是,母亲来信说我那侄儿秋闱摘得榜首,明年入京来春闱。”说起娘家,大夫人反应过来了。对上老夫人赞许的目光,激动得站起来。
“对对对,母亲,我那侄儿阮世霖,您见过的,年岁与绾绾相仿,谦逊有礼,好学求进,来年必定中榜。”
“你那侄儿就是中榜,也未必肯留在京中,若是回晋北,你舍得绾绾?”国公爷打趣,亲上加亲自然好,只是晋北山路遥远,苏辞同意,老太太也未必同意。
“怎么不舍得?”大夫人反驳他,“晋北有我母亲在,自然能照拂绾绾。”
中不中榜,尚未可知,老夫人也不表态,只说,“先留意着,等绾绾回来见过了再商议。”
苏辞的婚事有着落,大夫人悬着的心也放回肚子里,整个人都高兴起来,“母亲,我这就给娘家去信。”
“去吧,我乏了,你们也都下去吧。”
桂嬷嬷进来扶老夫人往寝室走,欲言又止。
老夫人心里藏着气,“想说什么就说,这里没外人。”
桂嬷嬷直接说了,“您真打算让大姑娘嫁去阮家?”
“你觉得不好?”老夫人问。
桂嬷嬷思考一番,认真回答,“阮家比伯爵府稍差一些,阮公子今年二十才中举,算不得好,来年中榜,留在京中算好,咱们能照拂;若不然,真去晋北,阮家未必就会真心相待。”
“且老奴觉着,大姑娘未必能看上。”
“你都看出来了。”老夫人轻笑。
桂嬷嬷扶她坐在床上,重新拿来软枕塞到她腰后垫着,让她靠着舒服些。
“那您还让大夫人去信?”
老夫人往后靠了靠,“她啊,学识浅薄,性子单纯,绾绾虽不是她亲生,可你也看到了,从小到大,没让绾绾受过一丝委屈,绾绾犯事,她也娇着宠着,性子太软了。”
“今日这事儿,她是怕绾绾寻不到好人家,叫别人笑话,本性不坏。既如此,那就随她去,省得她忧心吃不好睡不好,日日在我面前晃悠。”
桂嬷嬷嘴里憋笑,“您这是为了自个清净,故意打发大夫人去的。”
“大姑娘毕竟到了年纪,您真不担心她?”
老夫人笑意更甚,“担心她什么?国公府里的丫头还愁嫁?”
桂嬷嬷递过来一杯清茶,“也是,大姑娘自幼与您感情最好,真嫁出去了,您肯定不舍得。”
老夫人就着她的手喝了几口,沉口气说道,“春闱过后,朝廷里头又是另一番景象,到那时再寻个家世清白,品行端正的人养着也行。”
“端看绾绾的喜好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