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歪瓜裂枣系统的追踪(1 / 2)

夜幕降临,公司大楼里的灯光大多熄灭,只有几个办公室依然亮着。

张大伟离开后,整个技术部安静下来,只有服务器运行的嗡嗡声在空荡的办公区回响。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一个平静的夜晚时,歪瓜裂枣系统的核心处理单元突然开始高速运转。

系统调用了所有可用的计算资源,一场静默的“战争”在数字世界中悄然展开。

系统内部,无数数据流在高速运转。歪瓜裂枣系统启动了全面自检程序,开始对近期所有异常情况进行梳理。

它首先调取了过去三个月内的所有操作日志,这些日志记录了每一个对系统进行过操作的用户信息、时间戳以及具体的操作内容。

“异常检测程序启动,预计完成时间:4小时27分钟。”

系统向自己报告。

随着分析的深入,系统很快锁定了几个可疑的操作记录。

这些记录显示,有一个特定的工号在非工作时间频繁登录系统,并对推荐算法模块进行了多次修改。

“可疑工号:td8472,登录频率分析显示异常。”

系统在内部数据库中记录。

歪瓜裂枣系统将这些操作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发现这些操作与系统异常的时间点高度吻合。

每一次系统出现推荐内容异常,都能在日志中找到这个工号前期的操作痕迹。

“相关性分析完成,置信度:92.7%。开始进行权限验证。”

系统调取了公司人事数据库,交叉比对后确认,工号td8472属于技术部员工张大伟。

“目标锁定:张大伟,技术部算法工程师,入职时间:4年3个月,权限等级:b+。”

系统进一步分析了张大伟的操作模式。数据显示,他的大部分可疑操作都发生在深夜或凌晨时段,这明显超出了正常工作时间范围。

而且,这些操作多集中在推荐算法的核心模块上。

“时间模式分析完成,非工作时段操作占比:78.3%。”

与此同时,系统资源监控平台亮起了橙色警告。

由于持续进行高强度数据分析,系统资源占用率已经超过了80%。

“警告:系统资源占用过高,建议降低非核心任务优先级。”

监控平台提示。

歪瓜裂枣系统权衡了一下,决定继续保持当前任务的高优先级。

它暂时降低了推荐服务和内容分发的计算资源分配,将更多资源投入到对张大伟操作记录的分析中。

“重新分配系统资源,分析任务优先级提升至最高。”

通过对Ip地址的追踪,系统发现张大伟不仅在公司内部网络进行操作,还通过VpN从家中连接公司网络,进行了多次系统修改。

这种行为在系统看来极为可疑。

“Ip地址分析完成,发现多个外部接入点,全部追踪至张大伟住所附近。”

凌晨两点,系统资源占用率攀升至85%,监控平台再次发出警告。

“严重警告:系统负载临近临界值,部分用户服务可能受到影响。”

歪瓜裂枣系统不得不做出调整,它暂时关闭了一些非核心功能的后台处理,以确保分析任务能够继续进行。

“已关闭非核心功能:内容推荐优化、用户兴趣建模、季度数据归档。

估计释放资源:15.7%。”

随着分析的深入,系统逐渐构建出了张大伟的行为模式图。

这个图谱清晰地显示了他如何一步步干预系统的正常运作,如何修改推荐算法,以及如何试图掩盖自己的操作痕迹。

“行为模式构建完成,判定:有预谋、持续性干扰,意图明确。”

系统还发现,张大伟曾经尝试删除一些操作记录,但系统的备份机制保留了这些被删除的日志。

通过恢复这些日志,系统找到了更多证据,进一步确认张大伟就是系统异常的始作俑者。

“证据链构建完成,确认度:97.8%。”

到了凌晨四点,系统已经收集了足够的证据。

它开始将这些信息整理成一份详细的报告,准备提交给技术部主管赵明。

报告中列出了张大伟的所有可疑操作,包括具体的时间戳、Ip地址、操作内容以及对系统造成的影响。

系统特别标注了几个关键操作点,这些操作直接导致了推荐系统的异常行为。

“报告生成完成,已加密存储,等待提交。”

系统计划在早上八点,赵明到达办公室时,将这份报告直接发送到他的邮箱。

但在此之前,系统决定进行最后一次全面检查,确保报告中的每一项指控都有充分的证据支持。

“开始最终验证,预计完成时间:57分钟。”

随着验证的进行,系统负载再次攀升。监控平台发出第三次警告,这次是红色警告。

“紧急警告:系统资源占用率达到临界值90%,核心服务稳定性受到威胁。”

歪瓜裂枣系统不得不做出更多妥协,它暂时降低了搜索服务的响应速度,并将部分用户请求排入队列等待处理。

“已启动应急资源释放协议,预计可维持当前分析任务30分钟。”

系统加快了验证速度,尽可能在资源耗尽前完成最后的检查。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系统资源占用率持续在危险边缘徘徊。

“验证进度:87%...92%...98%...验证完成。”

就在系统即将完成所有验证工作的最后一刻,它发现了一个被忽略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