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灼的性格如同一颗定时炸弹,易怒且多疑,这使得他在薛延陀国内的统治如同建在沙丘上的城堡,摇摇欲坠。他完全摒弃了夷男在位时留下的经验丰富的老臣,执意任用自己的亲信来填补这些空缺。然而,这些亲信大多毫无治理国家的经验,他们只知道阿谀奉承,却不懂得如何为国家和百姓谋福祉。
拔灼的这一系列举动,如同在薛延陀国内点燃了一把火。他的亲信们不仅缺乏治理国家的才能,还在部落中横征暴敛,肆意榨取百姓的财富,导致民不聊生。他们的行为引起了贵族们的强烈不满,贵族们纷纷指责拔灼的无能和暴政。
然而,拔灼不仅没有反思自己的行为,反而变本加厉,对不服从他的贵族展开疯狂报复。大批贵族在他手中丧命,血流成河,哀鸿遍野。这一暴行彻底激怒了薛延陀的贵族阶层,他们暗中联合起来,秘密策划,试图推翻拔灼的统治。
与此同时,薛延陀的附庸回纥也看到了拔灼的无能与暴政。回纥的首领药罗葛吐迷度一直对拔灼的统治心怀不满,他深知拔灼的暴政不仅会毁掉薛延陀,也会危及回纥的生存。眼见薛延陀国内动荡不安,药罗葛吐迷度决定联合仆骨和同罗等部落,共同起兵反抗拔灼。他秘密联络各方势力,商议对策,准备在合适的时机发动起义。
一时间,薛延陀国内烽火连天,各个部落纷纷卷入这场混战之中。战争的硝烟弥漫在草原上,部落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拔灼腹背受敌,疲于应对,他试图镇压起义,但每一次行动都以失败告终。他的军队在内乱中士气低落,战斗力大打折扣,而反抗的势力却越聚越多,声势浩大。
在这场内外交困的战争中,薛延陀的国力急剧衰退。曾经强大的薛延陀帝国,如今却陷入了分崩离析的边缘。拔灼的暴政不仅失去了贵族的支持,也让百姓们对他深恶痛绝。他的统治如同大厦将倾,随时都有可能崩塌。而药罗葛吐迷度和其他反抗势力则看到了希望,他们坚信,只要团结一心,就能推翻拔灼的暴政,重建一个和平与繁荣的家园。
贞观二十年正月初八,这一天,夏州都督乔师望和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唐军,如同一股钢铁洪流,向着薛延陀席卷而去。
唐军的士气高昂,如同一群猛虎下山,他们的喊杀声响彻云霄,仿佛要将这片大地都撕裂开来。而对面的薛延陀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在唐军如此凶猛的攻击下,却显得有些不堪一击。
战斗一开始,唐军就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他们的攻击如同狂风暴雨一般,让薛延陀的军队根本无法抵挡。薛延陀的士兵们在唐军的猛攻下,纷纷败退,原本整齐的阵型也瞬间被冲散。
拔灼的军队虽然奋力抵抗,但面对唐军如此猛烈的攻势,他们的抵抗显得越来越无力。唐军的每一次冲锋都像是给他们的防线撕开了一道口子,而这些口子越来越大,最终让他们的防线彻底崩溃。
此役,唐军大获全胜,不仅击溃了薛延陀的军队,还俘虏了两千多人。而多弥可汗(即拔灼)眼见大势已去,心知自己已经无力回天,于是他当机立断,舍弃了自己的大军,只带着少数轻骑,如丧家之犬一般,向北逃窜而去。
就在这个时候,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开,回纥酋长吐迷度与仆骨、同罗等部落联合起来,共同对薛延陀发动了猛烈的进攻。面对如此强大的联军,多弥可汗根本无力招架,很快就被打得一败涂地。
唐太宗一直密切关注着局势的发展,他深知薛延陀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于是果断抓住这个绝佳的时机。在六月十五日这一天,他毫不犹豫地下达了命令,派遣李道宗和阿史那社尔担任瀚海安抚大使,执失思力率领突厥兵,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统领凉州及胡族兵,代州都督薛万彻和营州都督张俭则各自率领本部兵马,分多路同时进军,如同一股汹涌澎湃的洪流,气势磅礴地向薛延陀发起了全面进攻。
刹那间,大唐的军队如同一群饿虎扑食般涌向薛延陀的领地,战鼓声响彻云霄,号角声此起彼伏,仿佛整个天地都被这震耳欲聋的声音所震撼。战争的阴影如同浓密的乌云一般,沉甸甸地笼罩在薛延陀的上空,预示着一场残酷的厮杀即将展开。
就在攻击刚刚开始的时候,唐校尉宇文法正带领着他的靺鞨部队,行走在出使乌罗护和靺鞨后返回唐朝的道路上。然而,命运却在此时给了他一个意外的相遇——薛延陀的阿波设。
面对突如其来的敌人,宇文法并没有丝毫的畏惧。他镇定自若地站在队伍前方,手中紧握着长枪,眼神坚定而锐利。他的身后,是一群同样英勇无畏的靺鞨士兵,他们紧紧跟随在宇文法身旁,士气高昂。
宇文法一声令下,靺鞨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训练有素地摆开阵势,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径直冲向阿波设的军队。刹那间,刀光剑影交错,喊杀声震耳欲聋。
宇文法身先士卒,他的长枪在空中划过一道道凌厉的弧线,每一次刺出都精准地击中敌人的要害。他的勇猛激发了身边士兵们的斗志,他们纷纷效仿,奋不顾身地与薛延陀军队展开激烈厮杀。
战场上,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但宇文法所率领的靺鞨部队显然更胜一筹,他们配合默契,战术灵活多变。在宇文法的精妙指挥下,靺鞨士兵们不断突破薛延陀军队的防线,逐渐占据了上风。
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鏖战,宇文法率领的靺鞨部队终于成功击败了阿波设。这场胜利不仅彰显了宇文法的军事才能,也让他的靺鞨部队威名远扬。
然而,这场战斗的影响远不止于此。薛延陀人在战败后,误以为唐朝的主力已经大举抵达,这使得他们的军心更加惶恐不安。在极度的恐慌中,薛延陀的首领拔灼不得不仓皇逃窜,最终逃到了阿史德部落,以寻求暂时的庇护。
然而,正所谓“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个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地飞到了回纥人的耳朵里。回纥人对拔灼可是恨之入骨啊!他们一直都在寻找机会,想要报一箭之仇。
如今,得知了拔灼的藏身之处,回纥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们立刻调兵遣将,组织起一支强大的军队,如饿虎扑食一般,气势汹汹地杀向了阿史德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