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报捷3通关大会(1 / 2)

三线情怀 于老三333 1147 字 9小时前

锻造成型组还在一个一个的锻打着方钢,粗车组、精车组全体工人开动车床继续加工。老师傅站在旁边指点着把关着。通关的半成品经过一道道加工、检验逐步增多。

通关工作到了下一道工序,水压组,水压组的操作工戴着手套将半成品放入水压机的工装里进行水压测试,随着压力增加弹体经过了检测,水压操作员将一件件测试合格的半成品转入了下一道工序。

喷砂加工小组的同志等了许久了,大家擦拭着设备迎接炮弹头的到来,他们将对这一半成品进行防锈喷砂作业。喷砂作业就是通过高压喷砂工序清除弹体药室内腔的杂物,让腔壁光滑无尘起到防锈功能。

喷砂后平头组的工人对炮弹头平头并车内螺纹,内螺纹是炮弹与引信头连接的螺纹,精度要求高。

为保证此工序产品质量,工厂专门设计了车销专用刀具。有了专用刀具进刀角度便于控制,但车床转数及进刀量还需小心把控。李文化不放心,他与谢云旺走了过来,看着他们加工,时而说上几句,指导、指导。

车好内螺纹,再度检验,此检验也是用的专用工具。检验合格后带上引信帽(专用替代品)。

带上引信帽来到压弹带机机床旁,压弹带机将用紫铜带在弹带槽上进行压装。压装后再经布轮打磨并对弹体喷漆,喷漆后的炮弹头进入烘干机,经过24小时的烘干第一批产品通关成功。

出窑后全面检测,电报、电话上报上级单位。省三线指挥部西部三线总指挥来到二工地。

第一批产品出窑的第三天召开庆功总结会,总结会在弹体加工车间召开。车间烘干生产线外检验平台上铺着红布,红布上立着闪闪发光的银灰色的六十六枚炮弹头。平台两边各站着十个人,他们手持着五星红旗。检验平台右墙上挂着马恩列斯毛的巨幅画像,左墙上挂着五条标语,“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三线建设要抓紧”、“备战、备荒、为人民”、“靠山、近水、扎大营”。

距平台三十米外的南大门敞开着,门外左右各有十个人站在大红站鼓旁。厂房外坡道上站着近千名穿着灰黑工衣的人,弯弯的山路上十几面红旗写着这个连那个连。

临近8点,太阳越过山峰照进工房,照到了桌上的炮弹头,炮弹头发出柔和的光。两辆吉普缓缓的从坡下向工房开来,彭大军、宋东方陪同省三线西部总指挥一行人来到工房门前,一路上工人师傅鼓着掌敲着鼓,热情的欢迎。

下了车,谢云旺、兰小柱、李文化、贾飞龙等人迎了过去,与领导一起走进工房。西部总指挥看到桌上66枚炮弹头兴致勃勃,他要来一副白手套戴了上去并伸手抱起一发炮弹头。脸上堆着喜悦,他让宣传干事给他照了一张相。

总指挥这两年走过许多单位,参加过许多这样的活动,每次他都非常高兴,这是他工作的业绩,是他生命的辉煌。

宣传干事抢了几个瞬间。8点16分,贾飞龙走到门口让打鼓的同志停了下来,鼓停了,他喊各位领导,领导们走到工房门口。

贾飞龙将放在大鼓边话筒支架拽到门中央。拍了拍话筒听到回音后说:“同志们,静一静,现在是1971年5月16日早晨8点16分,我宣布通关总结表彰大会开会。”

鼓声响起,他说:“现在有请军代表,我们的政委彭大军讲话。”

彭大军走到话筒前:“同志们。大家好,在这五月鲜花飞满天的大好时节我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