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开荒1丰收的家(1 / 2)

三线情怀 于老三333 1312 字 9小时前

祖先衰落家徒壁,晚辈勤劳努力期。

三线青山虚位与,五湖四海拓荒犁。

钝夫奋勉安生计,能者逍遥放眼眯。

劳瘁只因前后果,说服未解小资愚。

调整、批斗改变了人的认识,但改变不了生活物资匮乏的现状。

这一现实问题不解决,部分职工开荒便成了必然。

开荒职工多为人口多,负担重,粮食短缺的家庭。

还有些家庭,看到别人行动,自己也跟着参与,想着至少能解决一部分生活难题。

当然,这类人,多数没什么本事。

那些有能耐的人,不必靠卖苦力、流大汗来解决生计,他们有其他办法达成目的。

包宏业不再兼任了,工厂与建设单位的关系变成相互协作的兄弟关系。

为了方便业务,计划部门接过了沟通联系的任务。

江志华又将任务交给了高丰收,高丰收的工作增加了一项沟通协调。

高丰收的沟通协调是有效果的,不单在基建工作方面有效果,家里要办的事也有了效果。

通过沟通协调,给丈母娘家要了一套房。

高丰收刚来时,一心只想能来就行,没有考虑房子问题。

当年结婚时,没有房住在丈母娘家,把户口迁到一起。

从市里搬迁时,也是一个户口过来的,因此按一户,分的房。

后来想要房时,后勤以一户为由,并未多给一套住房。

想从户口本里迁出,又因葛根柱工作单位证明材料迟迟未收到,没有办成。

为了解决问题,他找过王国庆,李春雨也找过江志华,但苦于政策,没有办成。

这一天,佟铁山请宋东方,高丰收拿了两瓶嫩江白。

建设三大队的主管基建的副队长也去了。

席间谈及此事。宋东方说:这件事了解过,有两点问题,一是一个户口本,要两套房的问题,二是政策上,单职工不分配,本人可申请单身房。”

高丰收反问:“老麻为什么分了?”

“ 当时是第一批分房,制度不健全,再有,当时老麻说他老婆肯定来,这才分得房。”

副队长忙说:“老高,酒喝多了!不能攀别人的事,别人如何安排,领导有数,你就说你的事。”

“对,对,我酒喝多了!”

宋东方未生气,他喝酒时,一向很兴奋。

他接着说:“一个户口本也有两套房的,政策规定,老少三辈八口以上的可以再分一套,这你家不行。后来修改政策,允许你丈人这样的职工家庭申请住房,但需要你丈人工作单位证明材料,这时你们拿不出来,为什么呀?”

“这老爷子原来归区里管,后来归清洁队管,我们找清洁队,管事的换人了,他说老爷子是区里的人,让区里出手续,区领导也换人了,区里说让清洁队出手续,反正没跑下来。”

“谁给开资就找谁呗?” 副队长插了一句。

“区财政所开资,因为老爷子到区里,是跟区领导来的,但人家说老爷子不是财政所的人,人家不管。”

“这群官老爷,真不是东西,你要还在老厂,可能好办,总找也就能办下来。现在不好办。不过宋领导,我插一句,我们不是一个单位的。我从建设单位角度说,葛老爷子,是你们的宝。职工文体活动,他功劳不小,我们三大队有几个小子也跟着学武,这老爷子为三线建设起很大作用。从职工文体活动,工会的骨干人员角度出发,你们也应把葛老爷子当做职工才对。”

佟铁山也说对,宋东方点了点头。

第二天,江志华找到刘忠臣、宋东方,说了此事,三人一起去找谢云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