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逃课4周山想法很怪(1 / 2)

三线情怀 于老三333 1788 字 9小时前

下午两点半,周山回到家中。

肚子虽然饿得咕咕叫,但他还是先小心翼翼地把买来的烟花藏好,才来到橱柜前翻找吃的。

他找出两张玉米饼子和一根大葱,一手拿着饼,一手攥着葱,边啃边往外走,打算去吴权家找他。

刚一出门,就碰到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婆婆在乞讨。

周山下意识地拐弯想要避开,可老婆婆却紧追不舍,嘴里不停地哀求:“行行好,给点吃的吧。”

周山实在不想被她跟着,便转过身,把一张玉米饼子递给了老婆婆。

老婆婆接过饼子后,并没有满足,又伸出手来还要。

周山犹豫了一下,把已经咬了几口的大葱也递给了她,生怕她再继续纠缠,加快脚步跑了起来。

到了吴权家门口,他回头一看,见老婆婆没有跟上来,这才放心地把剩下一角的饼子塞进嘴里,吃完后抬手敲响了吴权家的门。

吴权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熟米饭打开门,见是周山,转身到碗柜里挖了半勺荤油、一勺酱油,倒进米饭里搅拌起来。

那混合着荤油和酱油香味的米饭,瞬间让周山馋得直咽口水。

他倚在门口,眼巴巴地问道:“一会儿还去学校吗?”

吴权干脆地回答:“不去了。”

周山说:“那行,我去放羊。”

到了晚上吃饭时,周山吃得很少,或许是下午那一张玉米饼子和半根大葱还在肚子里顶着。

第二天上学,老师询问他们昨天为什么没来,两人随便编了个理由,也就糊弄过去了。

寒假的一天下午,街上走来一个肩扛木条凳的老汉。

老汉一手拿着虎撑子,一手拿着搁钻,一边走一边晃动虎撑子,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每走上几步,就扯着嗓子喊一声:“锔缸锔碗嘞!”

这吆喝声一下子吸引了许多人,大家纷纷拿着家里破损的碗、缸出来,找老汉修补。

周山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场景,他觉得这是一门很神奇的手艺,顿时萌生了学习的念头,于是站在一旁,目不转睛地认真看起来。

只见师傅先是用小毛刷把缸的断裂面仔细刷干净,然后将碎块拼合在一起,用绳子把缸捆好固定。

接着,用烟灰在拼合处点上几个标记点,再用钻在标记点上钻孔。

这些孔打得并不深,而且是在接合处的左右对称位置钻。

钻好孔后,把锔子镶嵌进去连接起来,最后和上一些石灰粉,将缝隙填平。

周山看后心想,这挺简单的呀,能有什么难的?

回到家,他找到一个喂鸡用的碗,轻轻一敲,碗裂成了两片。

他把碎片清扫干净,拼好后用绳子捆上,然后开始找钻头。

找了好几根,可怎么也钻不进去。

这下糟了,怎么回事呢?难道是钻头不行?人家用的是什么钻呢?

带着疑惑,周山放下手里的东西,再次来到还在干活的锔缸锔碗老汉面前。

老汉看了看他,笑着说:“没有金刚钻,可揽不了瓷器活啊。”

周山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家的钻头不行。

他回到家继续翻箱倒柜地找金刚钻,可找遍了家里也没找到。

这可怎么办呢?

他转身又想去问老汉,可等他赶到时,老汉已经干完活离开了。

周山无奈地回到家,看着那只坏碗,决定用白灰把它粘起来。

碗倒是粘上了,可没过几天,又裂开了。

周山没办法,只能再想办法粘。

爸爸过来喂羊,看见周山蹲在鸡窝旁摆弄着碗,便问:“你在干什么呢?”

周山如实说了。爸爸看着好好的一个碗被周山弄成这样,抬手打了他一巴掌。

大年三十晚上和大年初一清早,周山按照计划放了鞭炮,听着那噼里啪啦的响声,他心里感到十分满足。

第二天去拜年,他跑到向阳街,到李风顺、高文革家拜了年。

从他们家离开回去的路上,碰到了候小五。

候小五问他:“你三十吃了多少饺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