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奏对(1 / 2)

老皇帝见梁坦直勾勾的盯着自己笑道“你在看什么?”

梁坦赶紧低下头道“看到陛下的容颜,末将想到了故去的家师。”

皇帝身边的老太监闻言怒道“大胆!”

老皇帝摆手道“无妨。”

他笑着问道“你今年多大了?”

“回陛下,末将今年十五岁。”

“可有婚配?”

梁坦忍不住吐槽道“这老皇帝怎么这么八卦呢?”

“末将不曾婚配。”

“跟朕说说,为何不上报朝廷你占领了渤海城之事?”

梁坦心中一颤,该来的还是来了!

不过他已经想好了应对的说辞,所以平静的答道“回禀陛下!渤海城乃是前朝在关外建造的一座小城,里面除了一些前朝遗民外,居民都是异族。

末将虽然依靠突袭占据了渤海城,并搜刮了城主府库,其实算不得占领了渤海城。”

老皇帝双眼微眯问道“怎么讲?”

“陛下!渤海城地处关外,说白了还是在戎寇的势力范围,只要戎寇来攻,末将没有把握守住此城!

如果末将将占领渤海城当成功劳上报朝廷,等到戎寇来攻,末将丢城失地便成了罪人!”

老皇帝面无表情的将桌案上一本奏折打开说道“这是户部周侍郎的奏折,这上面说燕州互市一年的岁入足有三万两白银。现在互市没了,而你竟然从容商贾去渤海城与异族进行交易,那么这三万两白银便进了你的口袋。可有此事?”

三万两白银?老皇帝和这个周侍郎也太小看关外贸易了吧?以前的互市只有三万两的岁入,主要是因为交易对象是戎寇!

戎寇看上去是五大三粗的蛮人,其实比猴子还精明!他们往往会用一些不值钱的垃圾拿到宇国换取货物,如果宇国不还,他们就会闹事。

互市是官办,自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不亏钱便会进行交易。

可现在进行交易的都是追逐利益的商贾,他们宁肯死也要利益最大化。而这些商贾面对的又不是戎寇,而是纯朴的渤海、远东的部族人,要不是有渤海城官府监督每一笔交易,这些没见过世面的部族人,绝对会被那些宇国奸商吃干抹净!

之前就发生过有奸商用不值钱的陶盆换部族人手里鹿茸、灵芝!被官府抓到后,奸商倒是没说什么,那部族人竟然替奸商鸣不平!

这帮奸商把这些换到的东西运回宇国,直接就能天价出售!所以渤海城对每一笔交易都要收取重税,可就算是收取重税,商人们依旧趋之若鹜!

依照渤海城报上来的财报看,一个月便能有十几万两白银的商税!以后只会越来越多!

当然,这是只有梁坦与吕文杰、马家父子才知道的秘密,他并不打算让其他人知道。

面对皇帝的质问,梁坦直接肯定的答道“回陛下,确有此事!不过末将没有挣到什么银钱。”

“哦?”皇帝笑道“给朕仔细说说。”

梁坦苦着脸道“魏远桥通寇自杀后,渤海城与关内断了联系,很快便陷入物资短缺的窘境,很多异族人不满得不到关内物资怨声载道,末将为了防止他们闹事,便寻了一些商家,让他们出关与渤海城里的异族人进行交易。末将也想从中分润一些好处。

可谁曾想商队出关甚是麻烦,末将还得派遣士卒沿途保护,而且异族人不收金银,只愿意以物易物。商人们付出了货物,得到的也是货物,他们还需要送回关内出售后才能得到大笔银钱,所以末将不过是收取了一些交易税,以及护送商队的保护费。

这些钱加起来确实有三万两左右,可也仅能维持末将派出军卒护送商队,以及修缮渤海城城墙的收入罢了。”

皇帝闻言忍不住笑出了声,梁坦说的他明白,商人们拿着货物出关,换回来的依旧是货物,这些货物自然要买到宇国的,大笔交易产生在宇国境内,赋税自然也会出现在宇国境内。等于梁坦费了这么大功夫,反倒为朝廷增加了税入。

这与之前他收到的情报大差不差。

“朕不明白,既然无利可图,你为何还要占领这根本守不住的渤海城呢?”

“回陛下!”

梁坦表情郑重的说道“末将与戎寇仇深似海!所以末将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对付戎寇!”

“你准备如何对付戎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