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荣被困在宫里,美其名曰是为了祈福大典,但是有没有震慑之意恐怕也只有皇帝自己知道,秦然接到圣旨之后也匆忙赶往了皇宫,两个人被安排在两个地方,一个忙于做法前的准备,一个忙于庆典事宜,本来这些事有礼部的人参与就行了,奈何这道长来自于郡王府内,所以秦荣也不能独善其身,一来是有皇帝的示意,二来礼部的人也耍了个心眼,毕竟这个道长以前没有听说过,不知道能力如何,正好拉上王爷一起,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谁也别想跑!
祈福大典从开始之时期间经历十天左右,除了前三天的盛大活动,后续基本上就是一些讲讲道之类的,好在秦然也算是用了功,完全应付了下来,而且没有任何纰漏,活动圆满成功,如此,也算在皇上面前打响了名号,还得到了皇帝的嘉奖。
又提及于思颖的功劳,金银珠宝也赏了不少,本来想的是把她的名号再提一提,奈何于思颖婉拒,只收下了一些钱财,之后还把这些赏赐捐给了几所私塾,给一些没钱读书的孩子们充当学费,不管是皇宫大内还是民间百姓,都对于思颖褒奖有加,经过这一年多的口口相传,于思颖的名气已然响彻京城,当得知她至今单身的时候,说媒的婆子们都快把她的门槛踏破了,她只是说自己无心于情爱,眼前并没有成亲的打算,可是媒婆们不肯放过她,纷纷说道:“姑娘虽貌美,但毕竟也不是那十六七的年华了,还是要珍惜光阴,莫要等到日后想要成亲之时才发现容颜已老,就这么蹉跎一辈子。”
而刚从外地回来的林默听说之后,心急如焚,遂和家里说自己爱慕于姑娘的心思,想上门去提亲,家里一开始倒也没有反对,只是听说林默要娶那个女子为正妻之事,强烈反对:“士农工商,以那商贾之人最为低贱,虽然世人都需要这银钱,可是骨子里的观念是改不掉的,商人就是低人一等,但是,就算同为商人,那于姓女子跟林家也是差着十万八千里!先不说林默的母亲有一些皇族的血缘,就说家里的生意,他们可是和皇商合作的,这还得益于林默的母亲利用自己那点微弱的皇族血缘,打着八竿子打不着的血亲的说辞,一级一级才攀附上皇后的娘家,真正的皇商!能做林默正妻之人,要么就是官员子女嫡女,要么就是重臣的庶女也行,官位高低,权力大小都有直接影响,品级越高,相对来说,条件也可以往下放一放,但绝不可能是无权无势的孤女!”要是林默实在喜欢,又怕那姑娘不愿,贵妾倒也不用考虑,做个侧夫人也算合适!只是听到这些话,林默摇头表示不允,即便人家姑娘愿意,他也不愿如此委屈了人家,所以林默和家里就那么僵持着。
这件事本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先不说那些身份尊贵的皇亲,在这京城之中,就算一些边缘的能和皇族沾边的一些公子小姐们,都有几百位之多,宫里的贵人们也不可能关注到这些事,只是林默的妹妹是小公主的跟班,偶尔提及此事,公主一时嘴碎,又和自己的母亲赵贵妃说了,一传十,十传百,最后皇上也听说了。
“子恒啊,你说这于姑娘如何啊?”皇上此时正和秦荣还有几个大臣在御书房商量完要事,本来已经要散的几个人被皇帝留下来,喝着皇上赏赐的茶,闲聊了几句。
“除了抗灾和种地一起共事过几次,其他时间倒没有过多的接触,其他的不太了解,通过接触看的出来没什么文化,不通文墨,想法倒是很多,可能是她身世的原因,从小走南闯北,见识倒是不少,要不也不会在这两次事件中立了大功,当初他也是因为饥饿晕倒在王府门口,我顺手而为,倒是没想到,他对大秦还有如此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