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居然还好意思跳出来?
杨山都无语了,贪腐之风的根本原因在哪里,你自己心里没点数么?
要论贪,谁有你贪?张鲸这条狗为什么会生癣长疮,还不都是你害的。
但杨山不可能将责任归于皇帝,老张同志都脏成这样了,再泼一身粪也就那么回事。
“但陛下不可能时时审察,是以厂卫贪腐,无人监察。监察制度有漏洞,自然是上行下效,难以根除。”
其实说的就是你,皇帝。
杨山又看向小皇子,道:“那么,考成法又是何等制度?”
小皇子才了解考成法三天,有些磕绊,道:“好像是内阁审察六科,而六科审察六部,六部审察地方。”
“正是。”
杨山点头,道:“这也是六科和都察院这些言官极力反对的原因,因为内阁的权势太大了。但在考成法推行期间,确实有效遏制了贪腐现象。”
皇帝的脸色又不好看了。
“当然,它的弊端也很明显,不再赘述。殿下增俸养廉之策,不能说是解决之法,但确实言之有物,值得表扬。”
杨山再一次予以肯定,道:“至于如何改进监察制度嘛……殿下可知,最稳定的形状是什么?”
“啊?”小皇子一愣。
“三角。”李公公开口,如同一个学生。
“不错,正是三角形。”杨山道:“同理,一个好的监察制度,一定不会是单向审察,必然是三角制衡。”
“具体如何,就不在课程之内了。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也不是我一个后宫的女流之辈该讨论的。殿下若有兴趣,可私下与陛下探讨。”
小皇子看向皇帝,只见皇帝正摸着山羊胡子,低头沉思。
不仅是皇帝,李公公也是皱着眉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他本意是来指责顺嫔议政的,但听着听着,也上头了,思维不自禁的跟着顺嫔走。
不得不说,顺嫔娘娘这课上得,有深度,而且很有意思,难怪就连陛下都听得那么认真,实在让他自惭形秽。
顺嫔娘娘之才,远在他之上啊,都插不上嘴,还有何底气质疑。
“下面我们来学习土地兼并。”杨山道。
皇帝突然抬头,不是,你这也太猛了吧!
上一堂课觉得太短,但这堂课你讲的也太多了。能不能让朕先消化一下审察制度再说,怎么就跳到土地兼并了。
朕都跟不上,更何况洛儿,有你这么当先生的吗?
“殿下可知,眼下有一群沧州的难民已来了京城?”杨山突然问道。
嗯?
皇帝一听,这不正是昨日朝堂上议论的问题么,没想到这么快就被顺嫔搬到课堂上了。
有点意思。
“听说了。”小皇子点头。
“那他们为什么要来京城?”
“因为水患淹没了他们的田地,致使粮食无收,生存难以为继。”
“为何不卖地筹粮?”
“因为地不是他们的。”
可以,懂的还不少,杨山倒是小看他了。
“看来你已经知道何为土地兼并了,不错,因为他们的土地被地主夺走了。”杨山道:“既然如此,为师就不再复述细节,接下来就是这堂课的作业。”
杨山看了一眼皇帝,心中暗笑,道:“思考如何让这群难民得到妥善的安置,如何让沧州的百姓能有田种,有粮吃。”
“并且,让地主心甘情愿的帮他们交税,而不是转嫁到他们身上。”
啪。
皇帝的凳子又翻了。
不过这一次他也不再怪谁了,而是坐在地上眼睛瞪得滚圆,不敢相信的看着顺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