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十的清晨,卓山镇被一层淡淡的晨雾笼罩着,宛如一幅朦胧的水墨画。青石街道上,行人稀少,显得格外宁静。
然而,就在这片宁静被打破之际,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突然从远处传来,如同一道惊雷划破了寂静的天空。马蹄声越来越近,仿佛带着一种无法言说的紧迫感。
当那浑身沾满泥雪的斥候翻身下马时,他的身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他的面色苍白,额头上还挂着几滴汗珠,显然是一路疾驰而来。他手中紧握着一封浸透了雪水的急报,那急报仿佛承载着整个镇子的命运。
斥候快步走到卓毕柴面前,将急报递到他手中。卓毕柴接过急报,手指微微颤抖着,仿佛能感觉到那封急报的重量。他迅速展开羊皮纸,上面的字迹如同刀锋般凌厉,让人不寒而栗——刀王蔡阳率三百六十骑兵,已至卓山二十里外的鹰嘴崖。
这个消息如同巨石入水,激起千层浪。整个镇子的空气都在瞬间凝固了,人们的呼吸似乎都变得沉重起来。议事厅里的铜炉烧得通红,然而,那熊熊的火焰却无法驱散满室的寒意。
卓毕柴的手指在案几上轻轻敲出断续的声响,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围坐的族老与将领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凝重和担忧。
“诸位,”卓毕柴的声音低沉而严肃,“蔡阳这只老狐狸突然现身,而且距离我们如此之近,恐怕是来者不善啊。”
他的话音未落,年轻的剑士营统领卓信强突然霍然起身,腰间的长剑与桌案上的茶盏碰撞,发出清脆的叮当声。他的双眼闪烁着怒火,大声说道:“跟他拼了!我镇有一千五百名剑士严阵以待,就算是以步制骑,我们也能让他有来无回!”
“莽撞!”卓毕柴一脸怒色,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蔡阳麾下的军队可是北安县的百战老兵啊!如果他不选择正面交锋,而是在卓山境内肆意烧杀劫掠,煽动大蔡乡的动乱……”
然而,他的话还没有说完,突然,厅门被猛地推开,一股裹挟着寒气的狂风呼啸而入,卷进了几片残雪。众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去,只见卓青麟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他的身上披着一件玄色披风,上面还沾着一些训练场的草屑。
卓青麟走到火盆旁边,稍稍停留了一下,让自己的掌心感受到火盆的温暖后,这才开口说道:“诸位老祖,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是我们现在连蔡阳的真实意图都还没有摸清楚,就如此贸然地出击,这岂不是正好落入了他的圈套吗?”
说罢,他迅速地抽出腰间的短刃,在沙盘上划出了鹰嘴崖和卓山镇的地势。他指着沙盘上的地形,详细地分析道:“诸位请看,此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建议我们先加固城防,同时派遣使者去试探一下蔡阳的虚实……”
“试探?”还没等卓青麟把话说完,就有人发出了一声冷笑,“蔡阳去年在北安之战中可是屠杀了三个村寨啊!跟这种凶残的人讲和?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卓青麟目光沉静:\"正是因为他声名狼藉,才更要让他师出无名。若我们主动示好,他若悍然进攻,便是把把柄递到霸王跟前。\"
经过整整一个时辰激烈的辩论,卓毕柴终于下定决心,敲定了应对之策。他当机立断,命令剑士营全体成员立刻进入高度战备状态,严阵以待。同时,他紧急召集工匠们,全力抢修城墙,确保其坚固无虞。此外,乡勇们也纷纷登上城墙,手持强弓劲弩,准备抵御可能来袭的敌人。卓毕柴深知,宁可有备无患,也绝不能在关键时刻手忙脚乱、无计可施。
就在此时,卓青麟挺身而出,主动请缨加入城防指挥。他目光坚定,毫不畏惧地承担起这一重任。当暮色悄然降临,卓青麟独自一人站在垛口边,极目远眺。他凝视着远处山峦间那若隐若现的烽烟,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紧张感。手中的唐刀在晚霞的映照下,泛着令人胆寒的冷光。
卓青麟紧紧握住剑柄,感受着体内澎湃的真气如汹涌的波涛般奔腾不息。《十字双手剑法》的剑谱在他的脑海中飞速闪过,每一招、每一式都清晰无比。他深知,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而他必须全力以赴,守护这座城池和城中的百姓。
......
大年十一的清晨,浓雾弥漫,仿佛一层轻纱笼罩着大地。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这片宁静,如同一股黑色的潮水,滚滚而来。
这是蔡阳率领的骑兵部队,他们绕过了卓山镇精心布置的土坑防线,如鬼魅般迅速地逼近了卓山镇。在离卓山镇城墙仅有百步之遥的地方,蔡阳一声令下,骑兵们整齐地勒住了缰绳,马蹄扬起的尘土在晨雾中弥漫。
卓山镇的防御钟声骤然响起,清脆而急促,回荡在整个镇子上空。这钟声如同警报一般,让全镇上下的人们都意识到了危险的临近,瞬间进入了紧急状态。
城墙上,士兵们紧张地张弓搭箭,严阵以待。而在城墙下,蔡阳的骑兵们则如同一座黑色的山岳,静静地矗立着,给人一种无法撼动的压迫感。
为首之人身披一袭玄铁连环甲,甲胄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仿佛坚不可摧。他的腰间悬挂着一把鎏金刀柄的长刀,刀柄上镶嵌的宝石在阳光下流转着嗜血的光芒。
\"蔡将军,未经我卓山许可,擅闯我领地,所为何求?\"卓毕柴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穿透了晨雾,在空气中回荡。这声音不仅让蔡阳的骑兵们为之一震,甚至惊起了城头几只寒鸦,它们扑腾着翅膀,发出一阵聒噪的叫声。
蔡阳摘下铁面战盔,露出一张沟壑纵横的脸,灰白胡须在风中扬起:\"你是何人,剑神卓不凡不在家么?也对,还在田墚大营呢!\"他的语气带着玩味的挑衅,仿佛早已算准卓山无人能治他。
“在下卓山镇镇长卓毕柴,请问蔡将军所来为何?”卓毕柴的声音再次在空气中回荡,带着些许威严和疑惑。
蔡阳微微一笑,他那历经沧桑的脸上透露出一丝狡黠,缓声道:“唉,不要紧张嘛,我也就是过年了,想家,你们也要体谅体谅我年纪大了,就想回来看看。”
这一番话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卓氏众人中间炸开了锅。他们面面相觑,一时间竟然不知如何回应。蔡阳的话语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让人无从反驳。
蔡阳果然是个老谋深算之人,他的言辞既合情又合理,还完全符合律法。若是将此事传扬出去,恐怕会引起轩然大波。堂堂北安县县尉,统率着三千铁骑的一方大员,在大年之际率领三百来骑返乡省亲,却被卓山镇所阻,这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
这样的官司打到霸王跟前,恐怕蔡阳都能理直气壮地站稳脚跟。卓氏众人此时才意识到,他们遇到了一个极其难缠的对手。
“刀王前辈想要回乡看看,我卓山自然是非常欢迎的。不过呢,还请前辈能够解除兵马,让众将士们就地驻扎下来。至于返乡一事,就由贫道我来陪同前辈走这一趟吧。”卓一航道貌岸然,一袭青色道袍随风飘拂,宛如仙人临世一般,他的声音清朗而洪亮,在这片空旷的场地上回荡着。
蔡阳见状,心头不由得一紧,暗自思忖道:“没想到这卓家除了那个卓不凡之外,竟然还隐藏着如此厉害的人物!看他这副气定神闲的模样,想必实力定然不俗。也难怪卓不凡那家伙敢长期在外征战,原来家中还有这般厉害的角色坐镇啊。”
就在蔡阳心中暗自思忖之际,卓一航突然向前踏出一步。这一步看似随意,实则蕴含着无尽的玄机。蔡阳的瞳孔猛地一缩,他清晰地感觉到一股强大的剑气如排山倒海般向自己席卷而来。
那袭道袍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与卓一航的身体融为一体。然而,尽管道袍翻飞,却依然难以掩盖住他周身若有若无的剑气。尤其是他腰间悬挂的那串青铜剑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淡淡的寒光,分明就是武当派长老的信物。
“在下武当卓一航。”卓一航的声音如同黄钟大吕一般,在众人耳边响起。话音未落,他的身影已经如同鬼魅一般,轻飘飘地落在了阵前,仿佛这片天地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他手中长剑尚未出鞘,周身却泛起淡金色的真气涟漪,\"前辈返乡祭祖,理所应当。但还请麾下将士在军营驻留,我卓山愿全程护送。\"
“呵呵,想扣留我三百铁骑,那得试试你有没有这份能耐。”蔡阳嘴角泛起一抹冷笑,眼神中透露出对卓一航的轻蔑。
卓一航站在城墙上,面对蔡阳的挑衅,毫无惧色,他朗声道:“还请前辈指点一二!”话音未落,只见他身形一闪,如同飞鸟一般轻盈地跃下城墙。
蔡阳见状,心中暗赞一声:“好胆!”随即他毫不犹豫地催动胯下战马,如离弦之箭一般疾驰而出。同时,他手中的长刀在空中划过一道寒光,直取卓一航的首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