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老,这位就是唐振华。”
在某研发基地,吴艳军带着唐振华,经过几重严格的检查后,终于见到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陶中华。
“小吴过来了,你先等一会儿。”
陶中华扶了扶眼镜,看了吴艳军一眼,手中拿着小本子,似乎在记录着什么。
而唐振华和吴艳军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待着。
等待的间隙,唐振华好奇地打量着整个研发基地。
基地里停放着不少战机,像歼- 7、歼- 8,这些都是我国的二代战机。
歼- 8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而其他的战机,有的是仿制的,有的是在国外技术基础上改进的。
比如歼-5是仿制毛熊米格-17,歼-6是仿制毛熊米格-19,而歼-7是基于毛熊技术改进的。
说实在的,目前我国的空军力量和鹰酱相比,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比如眼前陶中华正在研究的F-117隐形轰炸机,是鹰酱的第一代隐形战机,也是世界上第一型完全以隐形技术设计的飞机。
该机于1983年10月服役,军方授予编号F-117,绰号“夜鹰”。
F-117的设计目的是凭借其特殊气动外形和涂层具有的隐身性能,避开敌方雷达探测系统,执行侦察任务和摧毁指挥所、战略要地等。
只不过F-117不具备空战能力且速度不快,所以后期才研发了F-15“鹰”系列以及F-16“战隼”。
F-15和F-16属于鹰酱的四代战机,其实这会儿已经在服役了,只是我国现在还不知道。
鹰酱的第四代战机已经服役,而我国的第三代战机还没有研发出来,差距可想而知。
“嗡嗡...”
就在唐振华正为我国空军的实力担忧时,一阵机器发动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等等,哪个部位不能焊接!”
看着一位工程师准备用焊接的方式修复机翼,唐振华连忙出声阻止。
“恩?”
那个工程师疑惑地看向唐振华。
“对于蒙皮局部裂纹或孔洞,采用焊接的工艺更容易损坏那么内部零件,后期维护,拆卸,都会引发的材料变形。”
唐振华详细地解释道。
“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陶中华摆摆手,示意那个工程师先停下来,然后目光转向唐振华问道。
“可以采用复合材料胶接修复,也可以使用金属增材修复。”
“复合材料胶,是胶水吗?还有那个金属增材修复是什么?”
“复合材料胶接通过预固化或原位固化的复合材料补片(如碳纤维增强聚合物)与胶粘剂结合,替代传统金属加强胶盒。该技术可避免钻孔导致的二次损伤,通过优化应力分布恢复机翼承载性能,尤其适用于复杂曲面区域的裂纹修复。
金属增材修复是针对深层次结构损伤,采用激光熔覆、冷喷涂等增材制造技术逐层堆积修复材料,通过重建内部承力框架恢复机翼气动外形。”
唐振华再次解释道。
“等会儿,你说慢一点。”
陶中华连忙翻开手中的笔记本,连忙写下来,同时让唐振华说慢点。
“陶老,您不用记,我给您写下来吧。”
虽然唐振华并不认识陶中华,但是没有他们这些人的夜以继日的研发,哪有以后的歼-20呀!
“没事,你说就行。”
陶中华随和地说道。
“我一边写,一边说给您解释也行。”
“好吧!”